(一)内容与研究主要框架
1、问题的提出
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就出现了以莫角山城遗址为代表的方国古城,公元前222年设钱唐县,公元589年置杭州,907年吴越开府,1138年南宋在此定都,之后的元﹑明﹑清为行省治所,1927年建市,至今仍是浙江省会所在地。杭州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马可•;波罗言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富丽名贵之城”。杭州这座千年古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创造出崭新的城市建设历史。
我们把目光转入近代,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杭城现代化却起步较晚,封闭陈旧依然如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杭州虽辟为商埠,但同香港﹑上海的开埠不能相提并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杭州的革命党人也于11月5日起义,不到两天就光复了杭州。浙江省军政府成立后,废除杭州府,将钱塘﹑仁和两县并为杭县,仍为省治。古老的杭城至此才真正迈出现代化步伐,拉开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序幕。
由此,本文以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对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15年(1926年)杭州设市之前的杭县建设历史进行研究,以期对其中的一些特点和杭州城市发展做一定总结和分析。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查阅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民国初期杭县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且结合现代化、城市研究以及史学等方面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利用身处杭州的有利条件,对当今杭州城市建设和当时城建的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调查,加深认识。
3、研究主要内容
(1)杭县城市建设规划和专门机构
(2)杭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西湖风景区的整治开发
(4)杭县城市管理措施
4、结论
城市是一个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地区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民国杭县15年城市建设为杭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杭州在1927年设市做了重要准备。杭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真正能称之为现代都市正是从杭县的15年建设开始的。
杭县15年的城市建设是具备一定规模和力度的,杭州在城市的功能﹑布局﹑管理上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化的杭州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杭州。杭州虽然在城市现代化道路上走得不是一帆风顺,比起周边的上海来要逊色不少,但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