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七摄
南京作为民国之都,其民国建筑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些具有独特风韵的民国遗迹成为塑造南京城市形象与文化品格的重要支撑。1912是南京近代建筑保护更新与再利用的典型案例之一,它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位于华夏第一商圈—新街口的北部,东面为当年的总统府,南面为南京文化一条街—长江路,北靠南京电子一条街—珠江路,这里可谓是南京民国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1912的改造充分借鉴了上海“新天地”的经验,但是在改造的主题,商业定位等方面有差异。“L”型基地内拥有17栋青灰色与砖红色相见的民国风格建筑,有使馆、住宅等,这些建筑古朴精巧,错落有致,设计者几乎原封不动地对其进行了修缮,尽量保持其原始风貌,以符合其打造民国生活副本的改造意图。然而改造本身并非是为了将其封存起来仅供观赏,1912借鉴了上海“新天地”的商业开发与运作模式,修复的民国建筑被开发成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聚会为一体,文化、品位于一身的时尚休闲商业区,商业和文化消费是其突出的主题。民国建筑低调而又不乏奢华的情调与高档品牌的内涵相得益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高档品牌品味的表征,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成为了营造时尚消费场所的助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