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概况
发表日期:2009/2/24 14:02:46   阅读:3368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1、绍兴历史街区的现状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根据2001年12月通过的《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绍兴古城区范围内划定了越子城、鲁迅路、八字桥、西小河、书圣故里五片历史街区。五个街区各具特色:
  1.1书圣故里
  该街区总面积约35?郾49公顷,以王羲之居住过的戒珠寺而得名,其周围分布着墨池等与王羲之生活相关的一些历史遗迹,因而成为该街区最重要的特征。该区还有蔡元培故居。
  1.2八字桥
  该街区总面积约18?郾86公顷 ,以八字桥而得名,其周围分布广宁桥、东以桥等众多古桥,因而成为该街区最重要的特征。该区的另一特征为八字桥水街和广宁桥水街。
  1.3越子城
  该街区总面积约62?郾40公顷,以位于古越都城的原址而得名,街区内有绍兴城内第一大山——府山,山的东侧与北侧环绕着旧时的护城河——环山河。在山拥水绕之中,越王勾践“坐朝”之处——越王台便矗立在街区中部。围绕“山、水、台”这三个核心景观的是几条传统尺度的小弄及成片的保护基本完整的传统民居区,一些有相当人文背景的历史遗迹点缀其中,共同形成了该街区神秘、幽远、古朴的景观特征。
  1.4西小河
  该街区以纵贯街区的西小河而得名,其周围分布着成片的沿河传统水乡民居,因而成为该街区最重要的特征。该区的另一特征建筑为明代建筑吕府十三左。在成片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中还点缀着诸如大通学堂、古越藏书楼等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
  1.5鲁迅路
  该街区总面积约14?郾4公顷,以鲁迅少年居住过的街区环境而得名,包括百草园、三味书屋及周家老台门等与鲁迅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遗存,同时也是鲁迅作品中描述的场景和情节,故为该街区最重要的特色。在古建筑方面,该区保存了一批相当规模并传递了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台门式民居,如朱家台门、陈家台门、寿家台门等。
  综合五个代表绍光传统城市风貌的历史街区,主要反映的是清末民初的城市风貌特色。但就街区的使用状况看,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工业用地等与街区环境不协调用地的干扰和混杂;文物古迹的保护只注重本身,却缺乏周围环境的衬托和渲染;传统建筑的外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现代材料的运用,整体风貌难以协调;居住密度偏高,街区环境较差;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2、绍兴历史街区的规划
  从1999年7月,我们中心接受绍兴市城乡建委开始进行绍兴历史街区的规划,到现在仍在进行中。这个漫长的规划过程包括了三个程序的循环进行,即控制性规划、建设性规划和规划实施。
  2.1控制性规划——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
  控制性规划的目的是明确历史街区需要保护的对象,并对保护对象提出保护要求,主要以各方面要素的控制为主。
  2.1.1确定保护对象、保护主题和保护框架——街区总体氛围的控制
  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确定要保护的对象是最关键的,也就是先确定保护要素,包括街道、河道、建筑物、构筑物和非物质遗产等。根据不同的街区遗存特色确定保护主题和保护框架。
  如,八字桥历史街区以桥、河道和沿河传统民居为保护对象,因此其主题 :“珍稀古桥”、“秀街碧水”和“枕河人家”。
  鲁迅路历史街区以与鲁迅有关的遗存为保护对象,主题为“百草园,土谷祠,展示鲁迅笔下风情”、“朱家门,陈家门,荟萃传统台门民居”。
  保护主题是对街区总体氛围的控制,为建设性规划确定总体目标。
  2.1.2划定保护范围——街区景观风貌的控制
  根据保护对象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传统风貌协调区,提出各范围内的保护要求和措施。对各区的建筑形式和高度、体量进行具体的控制。
  2.1.3进行功能定位——街区用地性质的控制
  根据街区所处的区位和保护对象的性质来确定街区的使用功能,确定设施的规划安排。鲁迅路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解放路西侧,商业区位优势明显,而街区内现有的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等文化设施比较成熟,因此规划为城市商业文化区,用地性质和设施布置以商业、文化娱乐、文化展示等为主。商业 和文化功能需要人气的支撑,因而居住功能应起到配套的作用,故采用沿街商业文化,街区内部保留适当比例居住的功能布局模式。与其他历史街区相比,商业文化的比例应该相对较高,居住则比重略低。比较而言这种功能定位对于街区功能的激活和街区的复兴十分有利。
  而八字桥街区位于城市东部的大居住区内,现有的建筑以沿河的传统民居为主,而且这种居住方式是要求保护的,故规划为城市传统居住区,配以相应的为居住服务的商业设施。
  2.1.4单体建筑的控制措施——单体建筑风貌的控制
  对于每幢建筑,通过确定建筑的保护更新模式来控制规划实施后的建筑风貌。包括修缮、修护、改善、改造、暂留和拆除。
  绍兴五个历史街区控制性规划制定了之后,避免了街区传统特色要素继续遭到破坏,明确了规划目标,为进一步的建设性规划制定和留存了宝贵的依据。
  2.2建设性规划——历史街区的详细规划
  控制性规划确定的总体和具体指标要通过建设性规划来得到实现,我们又对八字桥、西小河、鲁迅路和越子城几个街区进行了详细规划。
  2.2.1格局和肌理的保护和延续——八字桥历史街区
  对街区道路和河道格局的保护和保留是建设性规划的基础。如在八字桥街区的规律中,保留“丁”字型的河道和“一河两街”、“一河一街”的街河关系,以八字桥、广宁桥、东双桥为核心,以广宁桥直街、八字桥水街和广宁桥水街为骨架,局部恢复历史原有河道,延续历史街区的格局。对于拆除的部分,按控制性规划规定的城市传统居住区,新建六个居住组团。建筑布局采用上有传统台门布局特点的“新台门”布局,建筑布局的肌理以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根基,采用传统一河一街或有河无街的布局方式,同时又要尽可能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如在传统步行巷道的基础上,设置组团的集中绿地,但采用绍兴传统“道地”的形式,以传统台门的占地尺度为依据,规划保护部分老屋作为组团的公共建筑,既保护了传统建筑,又提升了组团的品位。
  2.2.2街道河道景观和风貌的整治——西小河历史街区
  沿街道和河道的风貌带,是直接反映街区风貌的窗口,也是建设性规划的重要内容。如在西小河历史街区中,沿西小河和西小路立面整治和驳岸整治规划成为设计的重点。
  立面整治措施包括(1)保持原样;(2)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3)保持建筑形体结构,局部改造,恢复其原有格局,加固结构或对质量较好但风貌欠佳的建筑,按风貌要求重新设计其外型;(4)拆除,按原有风貌设计。特别是一些传统特色构件(如廊棚)的加入,成为风貌带景观的点睛之笔。
  2.2.3台门院落的保护和利用——越子城历史街区
  台门院落是绍兴历史街区组成的基本单元,其保护与整治利用设计是详细规划的重点。
  在越子城历史街区的环山河和仓桥直街的规划中,对于各种台门院落的保护与改造规划试图进行几种类型的尝试,为民居改造起到示范的作用。
  (1)综合改造型。为仓桥直街154号,将临水临河的部分改造为茶室类公共建筑,居住部分则为传统内向型布置。此类型适于路口或路河交叉口的民居。
  (2)前店后住型。为仓桥直街164号,将住宅的第一进改造为店铺,后面一进或几进为居住,天井和河埠头为居住命名用。此类型适于宅前为特色商业道路,宅后紧邻河道的民居。适宜开设小规模旅游商品店铺。
  (3)下店上住型。为仓桥直街206号,将住宅的一层改造为店铺,二层为居住,天井和河埠头为店铺的组成部分。此类型适于宅前为特色商业道路 ,宅后紧邻河道的民居,适宜开设较大规模餐饮类店铺。
  (4)住宅改造型。为仓桥直街172号,将住宅进行适于现代生活方式的空间整治。此类型适于小弄蜿蜒的生活居住道路两侧的住宅,营造“庭院深深”的传统居住氛围。
  2.2.4延续风貌的新建设——八字桥历史街区
  按照延续历史风貌的要求,规划设计的住宅单体为庭院式(新台门式),共六种房型有单进和双进之分,并通过六种新台门住宅的多种组合,营造出具有传统特色的新住区。建筑单体仍然采用坡屋顶、局部采用木构件,围墙仍采用传统形式,大块未磨光的石板及条石砌筑,粉墙黛瓦,传统式台门斗等;主体建筑则将民居的传统特色构件抽象出来,加以精简,再拼贴重组,并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 材料与传统的居住建筑形式有机结合,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方便、宜人的传统与现代一体化的居住空间。
  3、规划实施策略的建议
  在绍兴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规划实施策略的建议,明确历史街区保护是公益性行为,而非开发性行为。
  政策方面建议利用经济类政策、行政性政策和法律性政策,如发展权转移、税收优惠等经济杠杆、设立专门低息贷款、成立街区管理办公室以及制定街区管理实施条件等。
  资金方面提倡政府、开发商和私人各尽其能的方式,利用好国家财政性拨款、地方财政性拨款、集体单位、社会赞助、区级政府和行政调拨、开发商的公司运作和居民筹款等资金。政府应该予以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来鼓励和促进居民对自住房屋的保护与整治,通过对基础设施和街区环境的改善树立公众和开发商的信心。对于私有产权较多时应充分利用民间资金,调动居民和公众的积极性,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中去。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