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向凤摄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山西省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距省会太原市100公里。古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700年前的西周宣武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现在平遥古城的规模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的。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的典型代表,古城的街巷形成于明清时期。格局讲究,朝向分明。如今的古城依然保持着原有格局。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历史进程中文化、社会、经济和宗教的发展状况。 平遥城外还有2处国宝,也连同古城一起列为世界遗产。一是坐落在城东北的镇国寺,为典型的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的殿堂。另一处是位于城西的双林寺,殿内存有宋、元、明、清历代悬塑和彩塑2000余尊,被中外专家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