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地下长城——亳州曹操运兵道
发表日期:2009/2/23 10:03:11   阅读:2342次

                                                  任晓民
    曹操运兵道,位于亳州市老城区地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面延伸,直至郊外。
  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是魏武帝曹操为其军事需要,专门修筑的地下军事战道,因最初用于运送士兵,故称“曹操运兵道”。唐宋时期多次修葺,仍作为军事战道使用。由于该运兵道是用于作战的军事设施,带有军事秘密性质,加之曹操出于战略战术的需要考虑,没有对运兵道的修筑情况进行记录,后人维修时,亦无记述,史书仅有曹操使用地道作战的记载。
  使用地下道作战,自古有之,据史书记载,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地道战术,《左传》中有“宵突陈城”的记载。所谓“突”,就是从地下穿进的意思,因此古代称“地道”为“地突”。到了东汉时期,地道战已发展为普遍应用的战术,曹操更是将地道战术灵活运用,不但使其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得到充分的实践和不断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曹操在与群雄征战过程中,多次使用地道战术,虚虚实实,化被动为主动,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对此史书屡有记载,如《三国志·魏书》曰:建安三年(198年)“春正月,公(曹操)还许,初置军师祭酒。三月,公围张绣于穰(今河南省邓县)。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公与荀书曰:‘贼来追或,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再如,建安五年(200年)八月,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临官渡,起土山地道,曹操亦作之以应,最后打败当时最大的豪强割据势力袁绍,取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
  亳州是曹操的家乡,也是他屯田、屯兵、储粮、制造兵器、休养生息的后方军事基地。亳州自古就有曹操修地下运兵道的传说,直到抗日战争时期,群众为躲蔽日军空袭,在挖防空洞时才偶有发现,由于当时战乱,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69年,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全市群众广泛动员参与挖地下防空洞,先后在老城区人民东、人民西、人民南、人民北4条街道(原四门大街)地下大范围发现古地下道,目前已查明近6千米长。亳州古地下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史书关于地道战的记载,而且为研究曹操修筑地下运兵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亳州古地下道,在1986年7月10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擅权,政治极端腐败,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破产流亡,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董卓之乱开始,形成了豪强割据势力的大混战,使劳动人民遭到空前的浩劫,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曹操在刺杀董卓未遂之后,东归故里,打起了“兴义兵,诛暴乱”的旗帜,散家财,募兵讨董卓。
  由于曹操起兵之时兵微将寡,难以与强大的敌方进行正面对抗,为了不暴露自己兵少的弱点,并显示出兵多将广的阵势,达到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的目的,曹操成功地把“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军事战略思想,运用到地道战中去。曹操在亳州城内顺着四门大街挖地下道,一直挖到城外,将其作为运送士兵的交通道,在与敌方交战之前,曹操先将城内为数不多的兵士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然后再从城外浩浩荡荡地进入城内,往返数次,以示兵众,并做到“情不泄也”,使敌人不知道曹操的意图,误认为是四方援兵已至,遂不敢冒然进攻。达到“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出其不意”的目的,为曹操迅速壮大队伍,保存有生力量,把握战争机遇,有效打击敌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曹操历来都十分注重谋略的作用,指出:“欲攻敌,必先谋”,也就是说在对敌人发动攻击之前,一定要首先制定谋略。他认为“未战而敌自屈服”,“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不顿兵血刃也”,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用计谋,不战而使敌人屈服,特别是使敌人举国屈服,兵不血刃,军力不受到损伤,用谋略达到硬攻都达不到的目的,是最好的。曹操还认为“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他正是把这种思想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战斗中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随时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计谋,做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适时修筑使用地下运兵道,采用各种手段去迷惑敌人,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同时等待敌人暴露自身的弱点,从而将其各个击破,取得战斗的胜利。
  从已清理的古地道情况看,古地道均处在临街民房后侧地下。现存古道非一个朝代修筑使用,故结构不一,宽窄不同,高低不等。古地道距地表深度一般在2-3米之间,最深处在大隅首,超过6米。
  古地道结构有4种:
  第一种是土木结构,也就是土道木顶。这种地道是早期修筑的,时代可达到东汉末年。道内宽1.3米,高2米,位于人民南街北端。是采用先挖好甬道,然后在道壁上端横向密排木棍,棍上铺砖。也有的采用在挖好的甬道内每隔2-3米,在土壁两侧对称竖两根直径10余公分的木柱,柱上架一横木棍,棍上铺放木板,然后覆土。因年代久远,这种结构的木柱,木板等,均已腐烂无存,所见到的只有木屑和柱洞。
  第二种是砖土结构,也就是土道砖砌券顶,主要分布在人民西路,这种地道是利用原有土木结构的土道,作简单的修整后,在土道壁上端用单条砖砌筑数层,然后用砖砌顶,道顶多数为拱形券顶,券顶一般为齐口砌法。
  第三种是砖木结构,也就是砖道木顶,这种结构往往与砖土结构互相交织,砖、土、木三者并存,没有规律。砖木结构的砌筑方法是用青砖砌墙,道顶用横木棍稠密铺放,木棍上铺砖,个别地方还有铺石板的,也有在砖道壁上每隔1米横放木棍,木棍上铺木板,板上再铺砖。还有下面是土墙,上面用砖砌,道顶用棍或木板。砖木结构的砖道壁均由下而上向外倾斜,形成道内下窄上宽的梯形状。
  第四种是砖结构,即全部用砖砌筑,这种结构在现存古地道中最为常见,可分为砖券、砖墙、砖墁三部分。砖券为地道顶,一般为拱形券顶,也有人字形券顶。拱形券顶采用齐口砌法和咬口砌法两种方式,一网一复。砖墙为地道壁,一般是用单砖跑砌,也有单砖丁砌的,还有单砖站砌的,有三平一站,也有五平一站,多数是整墙平铺砌法。砖墁大多采用单层条砖十字纹,大隅首指挥室地墁是站砖拐子锦铺法,而且还有砖垫层。
  古地道用砖有极少数为汉代条形砖绝大多数是一种较薄的粗绳纹长条砖,砖长28-29公分,宽14公分,厚4公分,还有个别大型号的长条砖,砖长36公分,宽18公分,厚8公分。
  古地道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立体交叉道4种形式。
  单行道是运送士兵的主要通道,道高一般在1.7米至2.1米之间,道宽0.6米至0.9米,古地道在地下蜿蜒延伸,似无尽头,犹如一座地下长城,十分壮观。每隔一段距离,道壁上端留有方型或竖长方形的龛洞,供放置油灯使用,龛洞一般高25公分,宽20公分,深25公分。券顶上方留有直通地面的方形通气孔,通气孔内径一般与地道内径相同,通气孔的上口略小,用石板盖着,也有砖砌穹隆顶的。通气孔之间的距离不等,有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也有分散不在一起的,这种通气孔,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作为临时出入口使用。大隅首指挥室面侧的地下道道壁不竖直,而是道壁下端伸出一砖宽的台阶,形成二层台,道壁两侧都有,其作用是供人休息使用。
  平行双道是指相距3米左右的两条单行道,朝同一方向延伸,两道可同时使用,为方便两道互相联系,传递信息,在相靠近的道壁上留有方形传话孔,使两地道相互通连,传话孔的高度正好处在一人高的位置,用砖砌成正方形,每边长37公分,使用方便,传音效果好。
  上下两层道是指用砖券把地道隔成上下两层互相叠压的地道,一般上层地道较矮,在1.4-1.6米之间,下层地道较上层地道高一些,但不超过单行道的高度,在1.6-1.8米之间。
  有些上层地道与下层地道,不在同一剖面上相互平面,而是相交,或横道在上,纵道在下,或纵道在上,横道在下,形成立体交叉道。
  上述四种形式的地道,纵横交错,互相通连,道与道交叉的转弯处均为“T”形,有些“T”形的叉道较短,形成支道。
  古地道内有作战的遗迹,道内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障碍墙、陷井、绊腿板、指挥室等多种军事设施。
  猫耳洞主要分布在单行道的两则,或大或小,没有统一规划,大的猫耳洞能容纳5-6人,小的仅能躲藏1人,其主要作用是在遇到敌兵追击时,可躲藏在猫耳洞内,不被发现,有效地保存自己,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对追来的单个敌兵进行防御性进攻,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猫耳洞还具有在兵士相遇时,一方躲在洞内让路,另一方顺利通过,避免交通堵塞的作用。
  障碍券是古地道内常见的障碍之一,主要设置在单行道内,采取突然降低券顶的方法,障碍券比单行道券低40-50公分,人必须弯腰才能通过。而不熟悉道内环境的人,在该处受到头部被撞击的威胁,稍不留神,就会被碰的头破血流。
  障碍墙设在道内“T”形转弯的地方,地道的一端筑有一条下宽上窄的砖墙,墙高1.6米左右,墙下部宽度占据地道宽的四分之三,仅留有不足20公分的空隙,使不熟悉地道布局之人的活动,在此处受到限制,从而创造进攻敌方的机会。
  陷井位于单行道地墁以下,采取突然降低地面的方法,其落差超过50公分,生疏之人走到此处,稍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或碰破皮肉,或扭伤筋骨。
  绊腿板,设在大隅首东西走向的单行道内,在道壁下端对称留有宽10公分,深15公分,高80公分左右的竖槽,将木板横向卡在槽内,使木板不能被踢动,起到绊腿的作用,人走到此处,若不小心就会被绊倒,来个嘴啃泥。
  指挥室位于大隅首西侧上下道之下道向北20米处,砖木结构,平面呈“串”字形,南北走向,两头各为平面呈八角形的主室,每边长1米左右,指挥室南北两面门洞与地下道连接,东西两侧设有砖砌筑的假门,室高2.8米,砖墙上东西向密排木柱,柱径10多公分,地墁采用站砖拐子纹铺法,地墁下有砖垫层。指挥室中间由梯形通道连接,连接道上口宽2.4米,下口宽1.6米,长7米。
  曹操运兵道内清理出土的文物相当丰富,主要是东汉、三国、唐宋各时代的遗物,有直接用于作战的铁刀、铁剑、弹丸、铁钉、街枚等军事器械,也有用于生活的铜镜、铁灯、瓷盏、陶瓷等器物,还有用于娱乐消闲的围棋子以及用于购物的流通货币铜钱等遗物。
  综上所述,曹操运兵道结构复杂、布局奥妙,设置灵活,作用突出,虽唐宋时进行过加固利用,依然是曹操为后人留下的一笔珍贵的军事文化遗产,我们从中能够看出曹操“欲攻敌,必先谋”的卓越军事才能。
  曹操起兵讨董卓时,兵弱将寡,不足以同强大的董卓进行正面对抗。对此,曹操进行仔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在掌握、分析敌情的前提下,采取根据敌情的变化来制定和变更自己的作战部署和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适时修筑地下运兵道,采用各种手段迷惑敌人,成功地运用地道战术,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同时等待敌人暴露出自身的弱点,从而将其各个击破,灵活机动,既为战胜董桌赢得了时间,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这是曹操强调谋略的运用,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军事原则的具体体现。
  曹操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军旅中度过的,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他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长于选将料敌,善于指挥作战,他“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若神”,以弱胜强,置强敌于死命。同时,他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兵法,十分注意向以孙武为代表的先秦军事家学习,在认真研读大量兵家著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体会,整理注释了《孙子》十三篇,写了大量军事著作,“自作兵书十余万言”(可惜现已大部亡佚),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统帅。曹操在为《孙子》作注时,首行阐述了自己对建立武装力量等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必须要有一支足够的武装力量,出兵必须是正义的,出兵正义,主帅就吉利,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曹操的这些思想涉及了军事和政治、经济以及国家与人民利益的关系问题,他用兵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他起兵时打出的“兴义兵,诛暴乱”的旗帜,正是为了结束战争,实现统一,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力,顺应人心和历史潮流。曹操运用其军事思想指导战争,取得了统一北方的胜利,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军事思想遗产。特别是他修筑的地下运兵道,成为我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实物证据,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存曹操运兵道纵横交错,经纬交织;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设置灵活,变化幽深;布局奥妙,神奇莫测;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时间悠久,国内罕见,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古代地道战术的总汇,“它远远超过了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是当之无愧的。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