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杨廷宝
发表日期:2009/1/21 10:39:34   阅读:2774次

    杨廷宝(1901~1982),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与梁思成一起人称"南杨北梁"。中国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南阳人。1915年考北京清华学校。1921年毕业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4年在美国克雷建筑师事务所实习。1926年赴欧洲各国考察建筑。1927年回国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曾任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校理、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建筑系主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协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兼该院建筑研究所所长等职。1979年任江苏省副省长,此前任历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他是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50多年完成了100多项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设计。在设计工作中,主张博采各家之长,兼容并蓄,勇于创新,注重因地制宜,强调符合国情。他的设计具有稳健、凝重、严谨、庄重的风格。著有《综合医学建筑设计》、《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等。

    杨廷宝,学部委员,一级教授,是蜚声中外的建筑学家。字仁辉,1901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他的父亲杨鹤亭为清末进步学者,后投身革命任同盟会南阳分会会长,1912年因反对袁世凯窃国只做了3个月的南阳知府就拂袖而去。杨廷宝幼年受其父奋发有为、刚直不阿性格的影响极深。基于良好的家教,还曾受业于南阳名士地理天文学家王圜白先生,遂养成了酷爱美术和建筑设计技艺的浓厚兴趣。

    1912年9月,杨廷宝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校苦学3年,加之有严师指导,进步很快,提前毕业,于1915年秋以河南考生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北京清华学校录取。在清华学校6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两次跳级。课余,他为《清华学报》和《清华季刊》定期设计版面和插图,表现了出众的艺术设计才华。当时,清华学校正在修建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和科学馆,从砌墙到盖顶,他都经常细心考察,研究这些堂馆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巧夺天工的雕刻、绘画艺术。正是这些特殊爱好和浓厚兴趣,最终促使他选择了建筑学专业。

    1921年秋,他于清华学校毕业,考上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留美期间,他刻苦努力,锐意进取,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常常吃最便宜的饭菜,却买最好的颜料绘图。他虚心求教,方法得当,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学完了四年的课程。1924年,他以其精湛的设计作品参加美国设计方案评奖活动,荣获美国城市艺术协会设计竞赛一等奖和艾默生设计竞赛一等奖,立即引起轰动。几家美国报纸连续刊登他的事迹和照片,称赞他的建筑设计“风格独特,技艺高超”。这两件设计作品均被收入当时美国通用教材《建筑设计原理》一书。1925年秋,他到曾教过他的老师——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保尔•克芮留开设的建筑事务所实习,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声望也与日俱增。不少美国建筑公司愿出重金聘用他,但他始终认为他的事业在中国。1927年,他途经欧洲回国,决心振兴祖国的建筑设计事业,为中华民族争光。

    杨廷宝回到祖国后,被聘为基泰工程公司建筑师。在天津、北平、上海、南京、重庆、沈阳,杨廷宝一次又一次以完美的设计方案击败外国对手而获得多项工程的建筑设计权,打破了洋人长期垄断中国建筑设计权的不正常局面。1932年,他受聘兼任北平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主持古城名胜的修缮工作。他亲临古建筑现场勘察,提出“合理修缮、保持原貌”的原则,并虚心向老工匠求教,很快成为古建筑修缮行家。他深有体会地说:“中国古代建筑有自己传统的特色,现代建筑是从欧美搬过来的,一定要消化成为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那才有生命力。”1936年至1939年,他相继主持9所高等学校的建筑总体规划设计工作。他亲自参加设计,精心构思整体规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使这几所高校的建筑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受到教育界、建筑界的一致好评。

    1940年,他受聘于重庆中央大学,任建筑系教授。时值抗战相持阶段,“当教授很清苦,很多建筑师宁愿多做几个工程,大家都不愿意教书,杨老在那时已经是名建筑师了,手上做的工程特别多,而他却欣然接受中央大学建筑系的聘请,挤出时间来学校教课,每次上课,从城里到学校要坐一个多小时挤得象沙丁鱼一样的市郊公共汽车,然而他风雨无阻,从不缺课。”(《河南教育名人传》)这段学生的回忆生动地说明了杨廷宝的教育事业心与严肃认真刻苦的教学精神。从这时起直到1982年,他始终工作在高等学校。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他被任命为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并兼任建筑系主任。40余年来,他为我国培养出大批建筑设计人才,许多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学者、教授,例如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戴念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良镛,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寿燮,清华大学教授张坦等人,均曾就读于他的门下。

    杨廷宝除以主要精力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外,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国初期,他兼任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筹建委员、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兴业投资公司设计部顾问。1952年,当新中国筹备”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时,政务院把北京第一个高层建筑”和平宾馆”的设计重任交给了他。他从实际出发,一切为国家着想,将建筑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设计,终于建成美观大方的和平宾馆,受到周恩来总理和亚太国家外宾的赞扬。1962年,经别人设计的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在施工中出现了塔身倾斜的严重故障,杨廷宝应邀前往提出改进方案,巧妙地保住了已建成的大部分塔身,避免了200万元经济损失。此外,天安门广场规划、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江苏省体育馆、南京机场候机楼、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武夷山风景区的设计规划等等,也都是在他的主持指导或参与下完成的。晚年,他还曾两次返豫,察看郑州、开封、南阳的城市规划工作,亲自在南阳参加研究扩建“张仲景医圣祠”方案,并在郑州向全省建筑工程界作长篇学术报告。
   
    杨廷宝毕生致力于建筑学教育,并为中国现代的建筑工程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总是以党的需要为己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力争做出最好的成绩来。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他一直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地贯彻执行。党和人民给杨廷宝以应有的尊重和崇高的荣誉,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南人民选举他为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人民选举他为代表。他曾17次率领代表团或代表我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科学考察和友好访问。1953年至1980年,他连届当选为中国建筑协会副理事长;1981年当选为该会理事长。1956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7年至1965年,两届连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参与领导国际建坛8个春秋。还长期担任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名誉主席等重要职务。
   
    杨廷宝作为河南大学的一名杰出校友,1915年离校至1982年逝世,投身建筑教育和建筑工程设计事业67年,成绩辉煌显赫。其著作有《综合医院》、《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杨廷宝水彩画集》、《杨廷宝素描集》等。

建筑学家杨延宝(广州日报):

  在我国现代建筑史上有两位大师级的建筑学家,他们被人们并称为“南杨北梁”。其中“南杨”指的是杨廷宝,“北梁”则是指梁思成。杨廷宝热爱中国传统建筑,以“古今中外皆为我所用”的建筑观,以毕生精力投入对古建筑的修葺工作中,设计出大量的建筑作品,嵌镶于神州大地。

  从笨孩子到留美高才生

  杨廷宝,字仁辉,河南南阳宛城区赵营村人。其父杨鹤汀早年毕业于北京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前任南阳同盟会的首领,辛亥革命后首任南阳知府,是誉满南阳的名士。他的母亲米氏祖籍湖北襄阳,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后裔,其母知书达礼,兼善绘画。1901年杨廷宝出生那天,母亲因难产去世,他的爷爷也在同一天不幸离世。

  幼时的杨廷宝因母亲早逝,缺乏关爱,身体非常虚弱,在他5岁时又害了一场大病,这对于他那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健康无疑于“雪上加霜”。6岁时小廷宝进入私塾学习,但当时传统的蒙学教育让小廷宝有些“吃不消”,所以挨板子的事时有发生。私塾先生也由此认为他是个“笨孩子”,并断言:“廷宝日后成不了什么宝”。后来廷宝告别私塾,在自己家里一边养身体,一边在继母李氏的关爱下继续学习。9岁时被父亲送到南阳城内一所小学读书。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他的父亲因参加起义事泄而遭清政府的通缉,廷宝被迫和家人一起逃到南阳城几十里外的一刘姓亲戚家里避难,并改姓为刘姓。直到辛亥革命后,家里才恢复平静。

  1912年秋,11岁的杨廷宝考入当时河南省会开封的河南留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的前身)。杨廷宝在这里受到了该校校长、教育家林伯襄先生的器重和教导,3年苦读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在1915年以河南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

  在清华园6年的学习生活中,杨廷宝因成绩优秀而连跳两级,并与大他两级的闻一多成了同班同学。闻一多思想活跃,又多才多艺,两人成了同学后多次合作,共同为校刊《清华季刊》、《清华学报》设计版面和插图,课余两人结伴到圆明园遗址和乡村去写生。由此他俩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成为至交。

  1921年秋,杨廷宝从清华园毕业后,考入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师从该系教授、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保尔•开芮(P•Cret)先生学习建筑学。杨廷宝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学完了4年的大学课程。在刻苦学习建筑的同时,他还在著名的水彩画家G•W道森(Dawson)的指导下学习水彩画。

  当时的美国经常搞建筑系学生设计方案评奖活动。杨廷宝以其精湛的设计作品获得了1924年度美国城市协会设计竞赛一等奖和爱默生设计一等奖,在美国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1925年秋,杨廷宝毕业后(已获建筑学硕士学位),来到他的老师保尔•开芮开设在美国费城的建筑事务所实习。他先做绘图员,再做设计员,后做初步设计,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1926年杨廷宝谢绝了美国的多方挽留,用半年多时间在欧洲各国考察古建筑艺术,然后回到祖国。

  全身心投身入建筑事业

  杨廷宝回国后,即受聘于关颂声等人主持的天津基泰建筑工程公司做建筑设计工作(该公司是旧中国开办最早和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

  1927年4月12日,杨廷宝在北平与相爱已久的河南同乡、毕业于北平艺专的陈法青女士结为伴侣,婚后仅12天他便投入到紧张的设计施工中去。

  当时的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筑设计权都落在“洋人”手里,中国人无权干涉。杨廷宝对此非常愤慨,决心用自己的作品为国争光。当他得知张学良在招标营建公寓,而控制中国建筑设计权的许多外国建筑设计师都蜂拥而上争相招标时,便立刻乘飞机赴沈阳参加投标,当时人们都担心他这个小青年是否能担此重任,当杨廷宝以其典雅朴实、气魄雄伟的设计方案击败了一个个竞争对手而一举中标后,才使人们对他刮目相看。这也从此改变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人把持中国建筑设计大权的历史。

  1932年,杨廷宝受聘于北平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主持和参加古建筑的修葺工作。他主持的第一项工程是修葺天坛祈年殿。由于他在留学时学的是西方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对中国的古建筑尚不太熟悉,但为了做好修缮工作,他只有聘请当地一些参加过故宫修葺的老工匠和师傅到工地上来,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并很快掌握了古建筑的施工要领和特点。为了搞好这项修葺工作,他常常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时时刻刻奋斗在工地。

  杨廷宝夫人陈法青女士后来在《忆廷宝》一文中曾这样深情地回忆道:“有一次,他承担的天坛修缮工作即将完成时,他难得地陪同我游览修复一新的祭天圜丘台。我很有兴趣地看到,所有的残缺经过妙手巧将的修补,全都完善无瑕,难辨新旧。当我们正在一边观赏,一边慢慢向前边走时,廷宝突然为了工程上的什么问题,离开我去找别人谈话,并很快地不知转到何处去了。我只好孤零零地在原地踌躇等待,直到天黑他才伴送我回家”。他就是这样忘我工作着,在1932年~1935年间,经他主持修缮的古建筑就有天坛祈年殿、皇穹宇、北京城东南角楼、西直门箭楼、玉泉山玉峰塔、紫光阁等。

  后来杨廷宝又先后主持了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全国九所高等学府的总体建筑规划设计或部分设计工作。南京中央医院及中山陵音乐台是他在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两个代表作。

  从1940年起,杨廷宝在投身建筑设计的同时,还时时关心着建筑学教育事业。作为建筑教育家,在他任教的四十余年时间里,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建筑学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著名的建筑师、学者。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