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首页 > 历史文化
 
北京 漂来的皇城
公元13世纪末的巴黎还是一座污水横流的中世纪城市,距离拥有它被称为“城市良心”的下水道系统还有500多年。而那个时候,在北京的前身元大都却已经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水利系统,这套系统的一部分至今还在维系着北京城市水系的吐纳平衡。 作为运河真正的终点,北京周边地区的大小河流约有百余条,分属永定河、拒马河、温榆河、潮白河、蓟运河五大水系。直至元朝,郭守敬经过勘探,将西北方向西山的水源引下城来才真正解决了当时北京城漕运用水的问题。积水潭成为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点,数以千计的漕船自江南源源不断驶入京城,停泊在积水潭内,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况。 至今,如果到北京通州西北京杭运河源头的岸边,还能看到燃灯佛舍利塔,这座古塔有悬铃2248枚,塔悬铜铃之多为世界之最。传说塔下通海,铁链锁着两条鲇鱼精,因其经常兴风作浪,无人能够镇压,便请来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将鱼锁住,从此风平浪静,再无水患。现在依然有人说,当你走近塔身时,若仔细听,你还会听到轻微的海风。

游园“京”梦


想在北京寻找江南的影子,你只能去昆明湖。这个湖泊几乎占掉了颐和园的四分之三的面积,原是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而成的天然湖泊。元朝定都北京后,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惠河,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及西山一代的泉水汇引注入湖中,成为原大都内接济漕运的水库。

湖中多植荷花,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酷似江南风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而今依然可以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找到昔日的感受,漫步西堤的时候,你会有种就身在杭州的感觉。

想像皇室一般享用颐和园,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住在这里。颐和安缦酒店恰好能满足这份享受。傍晚时分,游客众多的颐和园正在热闹与喧嚣中渐渐冷却下来,通过安缦的专用通道进入,这才是欣赏昆明湖最迷人的时段。

北京二环路的积水潭桥自建成以来就是一个繁忙的交通枢纽。大部分的游客可以从临近的德胜门桥出发去往北京的八达岭、昌平或者西山、八大处。而就在这个几乎永远人头攒动的地区却有着一个罕为人知的僻静角落。那便是积水潭桥东南角的小山丘。山丘上有一个醒目的碑亭,这便是老北京口中的“汇通祠”,又名“法华寺”。拾级而上,转到山丘的另一面,会发现脚下便是北京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什刹海中的西海。

大多数的北京人可能对这里的另一个名字更为熟悉,那就是积水潭。而只有附近的老北京居民还会称这里为“西海”,西海是北京内城里最后一片隐秘的水面。

即使是在周末,西海也可以给你难得的清静。在西海四周,还保留着未被完全改良的老北京市井生活。

在这片水域里,你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游船,同样也没有来来往往的画舫。这里的静谧像是与生俱来的,鉴于四周狭窄的胡同,偶有车辆的嘀嗒喇叭声也是罕有的。倘若把四周所有的现代建筑忽略掉,这里呈现出的完全是一种未被开发的老北京城的模样。

北京餐饮业最有名的“三刀一斧”之“斧”的山釜餐厅就坐落在半山。曾经山釜的名气很容易让人猜想到这座小山丘是为它专门建造的。而现在,你可以站在西海的南沿上欣赏它。“西海鱼生”则是另一家位于西海南畔的餐厅,它临水而建,占据了整个西海最南沿的观景位置,你可以站在它的画舫里,边用餐边观赏着西海以及不远处的德胜门。

而汇通祠下,便是元朝北京水系的漕运总码头,郭守敬当年设计北京水利系统的办公之地。你可以看到这位享有天文家、数学家、仪器制造专家多重称号的铜像,矗立在一片芦苇丛之间。或许和之前相比,少了一些碧波荡漾,却有了一份难得的静谧。


胡同人家


胡同二字在元代写作“通”,明代以后被官方规范为“胡同”。有人称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话实不为过。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胡同深处是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特有的感情。北京街巷胡同名称好比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这是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而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

当都市现代化的脚步逐渐加快,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兴起的时候,人们——尤其是世代生长在京华的老北京人,会对四合院产生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


文化坐标


而北京,自古以来就是文化荟萃、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的地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自幼在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中长大,随着家道中落,便随着全家迁回北京,晚年的他移居北京西郊,专心写作。大观园的盛景如今只存在于笔墨之间,如今的文人们喜欢混迹在三里屯等时尚街区 ,这里有着全北京密度最低的建筑以及可以提供发呆场所的最好的咖啡馆。而北京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在灯红酒绿的繁华里,一个街角的咖啡馆里,你就可能和你最喜欢的作家偶遇。这是在其他城市很难得到的经历。

作为一个游客,你是可以在798工厂里欣赏到中国艺术的新力量,但真正行内的人会告诉你,那里不过是一个窗口而已,想看“真正的艺术”要去宋庄。

当你来到古运河边这个古老的村落的时候,你会看到与那些著名的艺术区里截然不同的生活。据说,宋庄出名之后,有人想摆摊修自行车谋生,阴错阳差选在了宋庄。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每天出摊都能引来一批围观者,端详、拍照,辗转流连。围观的外国人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想表现的是什么?

宋庄,的确住着为数不少的画家,而且是原生态的。“村子”里的建筑设计十分大胆,有不少画廊都有种“前店后厂”的感觉,那些未干的颜料以及油画布无疑都在展现着画作最真实的状态。而更值得称道的则是画家村里那些小小的餐厅,几乎都是讲求生活细节的画家们开的,他们总是有种要把老家原封不动地搬过来的劲头,所以在吃上面尤其原汁原味。


皇城遗梦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24位皇帝的皇宫,现为故宫博物院所在地。这个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至今依然保持着她的风貌。要知道,这个巨大的宫殿在最初的建设时,投入工匠23万,民工士兵则上百万,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

如今你来到这里,它已经是一个人满为患的旅游景点,不过即使是对于“景点恐惧症”患者来说,你也不能跳过这里。当你穿过游人如织的太和殿等热门留影地,会突然来到故宫之中最令人惊叹的御花园。这个花园几乎把可以称为江南园林的凝萃。随处可见的太湖石以及南方的珍奇花草比比皆是。这个位于故宫中轴线最北端的园子自建成便是帝王后妃最喜欢的游赏之处,整体的布局极其讲究,遍植古柏老槐,如果避开人流的喧嚣,到是难得的散步之地。

明永乐迁都北京时,城市发展迅速,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但北方粮食产量不足,急需将南粮北运。永乐九年(1411年),征调30万民工疏通元代的河道,开展漕运,使江南粮食得以源源不断运至北方,为此,后来在通州及北京逐步修建了包括南新仓在内的许多粮仓。清代仍实行南粮北运,官家仓廒仍盛。

南新仓就是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粮仓,至今有着600年的历史,而今现剩9廒。是全国现状保存最完好的皇家仓廒,是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的历史见证。

这个昔日的皇家粮仓已经不再贮存粮食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林立的食肆、艺术气息浓郁的画廊以及昆曲小剧场。在“皇家粮仓”内已经上映了近五年的厅堂版昆曲《牡丹亭》无疑史600年历史文化遗产与60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妙组合,而在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粮北运的终点的皇家粮仓里听上段昆曲,则是难得的体验。

 
 
杂志介绍
国家名城委会刊《中国名城》杂志,是独家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发展与转型成就的专业性期刊,旗下《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在秉承《中国名城》杂志责任与使命的同时,深度探寻名城魅力,打造面向城市精英的城市文化新媒体,为中国城市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具有中华核心文化价值的国际传媒专刊,构建中国城市文化品牌。
 
  《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北京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6号华亭嘉园E座8G
邮编:100029
电话:(86)10-82857559/82858779
邮箱:thecityculture@163.com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09016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