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首页 > 大运河申遗特辑
 
中国名城-大运河申遗与城市特辑
大运河申遗如何影响了我们
大运河遗产构成
行舟一月进北京
人间沧桑水故事
动植物的运河迁徙
时空跨越 文化无疆
坐在积水潭办公室里的郭守敬
杭州 湖城三叙
扬州 运河长子
北京 漂来的皇城

 

辉煌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从时间上,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为始,至清末漕粮改折为终,以古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运河为主要形态的大运河在中国大地上驰骋奔流了2500年;从空间上,无论是贯通海、黄、淮、江、浙五大水系全长270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还是经过截弯取直之后形成的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运河,其规模和里程在世界上都绝无仅有。

 

10  大运河申遗:如何影响了我们

14  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16  大运河的水工技术

18  历时千年的漕运

20  大运河遗产构成

“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是大运河特有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条河,而是一个涉及到交通、运输、水利、地理、历史、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廊道。ICOMOS的《运河遗产文件》中,“科技、经济、社会、景观”的要素都是运河遗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遗韵

明朝时期,朝鲜官员崔溥海上遭遇风暴,漂流到了中国浙江临海县的海边,后沿运河北上到了北京,又从北京返回到了朝鲜。回国后,崔溥写了《漂海录》,记录了大运河两岸的繁华盛景……

今天,追溯古迹,空留遗韵

 

34  行舟一月进北京

水上彩带

兼具水陆

节制进出

广积皇粮

神佑吾民

总督漕运

水中弄堂

54  隋唐运河今何在——洛阳城下遍地仓

56  浙东运河的尽头——海的开始

 

生态

大运河最具魅力的特征在于它是“活着的、流动的”,这条沟通南北的千里运河,使中国东部的自然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大运河已不仅是一条人工河流,更是一条串起一座座湖泊湿地、沟通一块块天然水域、养育无数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廊道。

      

62  人间沧桑水故事

70  动植物的运河迁徙

 

 

文化

大运河在促进各地货物流通和人员往来的过程中,扮演了文化熔炉和传播使者的形象。她把此处的文化带到彼处,使不同文化互相渗透,在长久的岁月中潜移默化,最终交融在一起。纵观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学、绘画以及各种手工艺术,它们身上都深深烙刻着运河的痕迹。

 

84  徽班北漂 剧人南下

       南北融会 国粹流芳

88  运河水滋养的文学巨擘

91  顺水漂流的华夏绝技

94  时空跨越 文化无疆

 

 

 

人物

58  坐在积水潭办公室里的郭守敬

78  隋炀帝 运河开创 功业千秋

80  大运河上的能工巧匠

100  马可·波罗  扬州城里的意大利盐官

102  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推动者

144  陈乃文 密符扇见证漕运胜景

 

镜像

大运河像一条充满活力的千岁长龙,日夜奔腾在华夏大地上。她用桅樯般的手臂、纤绳般的琴弦、木橹般的琵琶,弹奏出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镜像》系列图片报道,用昆曲古韵、漆器文化、水上人家来演绎运河两岸的百姓生活。

122  木偶昆曲

124  扬州漆器

142  冬日航运

 

 

 

 

城市

如果把大运河看成一条素净而娇媚的长链,那么运河沿岸的城市就是串在这条长链上的一颗颗明珠。

大运河与沿岸城市是一体同胞、唇齿相依的。对于运河城市,它们是由于运河开通而直接完成了自身的“城市化进程”。

大运河的开凿,给沿岸城镇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乳汁一般的运河之水,孕育和滋润了一颗颗明珠。

 

106  杭州  湖城三叙

114  苏州  水磨三叹

126  扬州  运河长子

134  淮安  天下之美馔

136  济宁  运河之脊上的故里之都

138  洛阳  帝都印记

146  天津  一个城市的三张面孔

150  北京  漂来的皇城

 

 

 

 

专栏

158  大运河未来:完全价值观与国家绿道战略

 

 
 
杂志介绍
国家名城委会刊《中国名城》杂志,是独家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发展与转型成就的专业性期刊,旗下《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在秉承《中国名城》杂志责任与使命的同时,深度探寻名城魅力,打造面向城市精英的城市文化新媒体,为中国城市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具有中华核心文化价值的国际传媒专刊,构建中国城市文化品牌。
 
  《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北京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6号华亭嘉园E座8G
邮编:100029
电话:(86)10-82857559/82858779
邮箱:thecityculture@163.com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09016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