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首页 > 城市观察
 
营造中国智慧城市空间
城市学者: 城市空间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 城市居者: 城市空间就是从彩衣街菜市场到小秦淮河的距离。 城市学者: 城市空间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 城市居者: 城市空间就是江南一品小区的楼间距、个园的山水老宅、夏天 国庆路上浓荫的大树、冬天阳光照进文昌阁的角度。 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在突飞猛进,关于城市空间的问题,专业城市学者和普通城市居民其实有着殊途同归的表达。那便是让城市更舒适,让空间更宜居。

中国式空间让城市有了灵魂

城市观察者:吴良镛     

植根“中国智慧”的人居环境
“中国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应植根于‘中国智慧’,进行再创造。”——吴良镛
通过对古代人居环境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不仅既要满足安全、生存等要求,更追求一种人文意境,在哲理上具有一种“中国智慧”。这种“中国智慧”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遵从自然的思想智慧,另一方面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管理者的建设智慧。比如绍兴的兰亭、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等,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并不仅依靠建筑实体本身,更因为建筑、山水环境、文学创作、人文情怀等,融会成为一个充满感染力的整体,激发起后人的情感。中国各地都有历史县志,史志中有很多宝贵的城市建设经验。比如今天我们关注的河流污染问题,志书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古人如何保证城市水源清洁、保证水质优良的措施,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城市环保理念。在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中国智慧”却日渐式微,濒临失落。中国文化延续现在,传承下来的人居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面对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思想,但更应植根于传统的“中国智慧”,进行再创造,从中探索当今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现在的扬州古城和我八十年代在扬州搞科研时以及我年少求学记忆中的扬州相比,留住了扬州城市格局的原汁原味,这是非常难得的。

时间、空间、人间
“去一个地方,首先看到的是房子,但组成空间环境的却不仅是建筑和道路,建筑的后面还有人。但是人往往容易被遗忘。”——吴良镛
我倡导的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居环境为对象,进行融贯多学科的研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很多地方的情况是建筑师只管盖房子,市政工程师只管马路,园林师只管种树修公园,但是高楼大厦加很宽的马路并不见得能取得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有足够的动力盖高楼,但是决不能忽略人的生活需要以及围绕着人构成的文化要素。在高楼大厦中新开的老字号分店所能承载的文化,就远比不上旧城中原址老店更丰富,更深厚。现在提起汤包,我立刻就能想到扬州百年老店的味道。一座好的城市,要能从空间中看到人群,看到人的需要,觉察人在这个空间中的思想、活动和喜怒哀乐的心理变化。建筑师要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探索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如何影响环境的构成与变迁。无论是规划城市还是做建筑,都要遵从时间、空间、人间这三个重要的原则。扬州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说明在保护历史文化、规划城市空间、满足人居需要方面做出了榜样。心动了,就说明有生命
“不仅仅是古人,每个时代都可以为后人留下城市建筑的文化财富。”——吴良镛
有人说复建历史建筑和街区是在盖新古董,是一种假古董,我并不这么认为。历朝历代都为后人留下了代表当时最高艺术水平和技术的建筑,为什么今天不行呢?中国的城市建筑大多经历过动乱年代的破坏,一个城市复建古建筑,只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符合本地的人文特色,能代表今人最高的建筑水平,是完全可以和应该的。这样做,同样会为后人留下城市建筑的财富。评判复建一座老宅院否成功,要看建成之后是否能让人动心。如果建筑的细枝末节都处理得很好,如果老建筑的格局和艺术内涵都可以呈现得很好,如果能让人们心动,那就是成功的。在今天城市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旧城改造如何进行,老建筑如何保护,确实是一道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难题。我觉得应该提倡这样三个原则:积极保护,有机更新,整体创造。如果在传承城市原始文化形态的基础上,能够使城市的特色更加突出,那就一定能成功的。

如何找回失落的灵魂
“城市越来越相像,扬州要让自己的特色更加鲜明,这是城市的灵魂。”——吴良镛
近年来,中国城市的个性正逐渐淹没在千篇一律的建筑和“摊大饼”的格局之中,城市中的历史风物痛遭损毁。中国建筑和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文化灵魂的失落。每个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遗憾的是很多城市发展到今天,特色已经逐渐消失了。扬州的人居环境非常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扬州的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十分协调。每当提到扬州,古城的街坊、瘦西湖的风光,扬州工匠的技艺都生动地活跃在眼前。无论是大运河、扬州八怪、明清时期的盐商还是今天的何园、个园……,都令人难以忘怀。这便是扬州的灵魂。中国有很多城市越来越相像了,很多城市都应该想这个问题:如何找回失落的灵魂?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及建筑学泰斗、著名教育家、中国广义建筑学理论奠基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传统的空间观

城市观察者:汉宝德 
人类运用空间是有文化基础的,所以建筑学者使用“空间观念”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域的空间建构方式。因此中国人的空间观念当然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中。西化之后,受西洋影响的中国人逐渐不同程度的放弃了传统的观念,学习建构西式空间。中国式空间是以中国的人本主义文化为基础的,所以与中国的伦理观与自然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人本文化是重视和谐的,空间的观念反映在人间的和谐的关系上,就是秩序反映人伦。所以中国的空间美学要求均衡、对称,并不是西方文艺复兴以人体为基础所建立的,而是以“五伦”的和谐为原则。我国古代的空间配置,自住宅到城市,都是这种精神的产物。中国的自然观反应在空间上有两个特色。一是古老的天地观,以阴阳五行为解读自然的方式;二是道家的自然观,以山水的景观为认识自然的手段。前者发展为“地理”风水之学,成为国人数千年来择地、取向的原则,至今不衰。后者则为放浪形骸的读书人寻求心灵安顿的方法。这两者虽互相矛盾,却缺一不可,是中国人理想生存空间的条件。一个完满的居住环境,必须在伦理架构的基础上,选择最合乎吉祥原则的地点与方向,而且必须包含一个近乎自然景观的园林。这样的中国的理想空间能否在现代化的空间架构上完成,就要看在文化上,我们如何与西方兼容了。

汉宝德 世界知名建筑学家、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校长、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曾获中国建筑传媒——杰出成就奖(大陆) 



“绿住空间”道法天然

城市观察者:开彦

世界上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土地和生态空间被越来越多的人口、汽车、建筑吞噬和分隔,环境压力不断加重,城市系统正变得极端脆弱,人们的生活也不再从容。这也是我倡导在城市空间中建设“绿色住区”之前的最大忧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比较》项目由我主持开展研究,我们总结了全国近百家“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的实践经验,汲取了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绿色建筑体系成果,再结合中国城市开发规划的现状,便有了现在的城市空间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住区”。未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最主要的是从物质形态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品质的需求,从城市绿化、城市形态美上升到讲究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引入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绿色住区的目标不仅是提供一个物质的城市空间,更重要的是实现一个理性和谐发展的社会目标,倡导城市与住区融合发展。目前我们的城市空间,是一个个被围墙包裹的住区将城市割裂成了碎片,城市沿街路面变得冰冷、单调,没有温情和活力,住区自身的交通和服务也存在复杂多样的问题。绿色住区主张建设开放城市,将住区内的绿地资源和服务设施与城市共享,城市与住区成为一个有机体,让居民更直接享受城市的空间、设施和文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建设已经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极为紧张的关系,现在各国的城市设计者都尽量避免高层建筑过于集中以加剧“热岛效应”,绿住空间更加主张通过绿地和建筑群的合理布置,形成“生态绿色环境”。近年来,我国先后已有一批城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扬州、大连、深圳等城市在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水平上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开彦建设部住宅建设及产业现代化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长、建设部住宅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建筑师、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健康住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总建筑师)



让城市空间更具感情

城市观察者:邓东

城市空间格局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感受,在城市空间的概念中,“公共空间”是让一个城市更具有情感的重要要素。中国的建筑师和往往将注意力过多地投入到人居住的小空间,却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事实上,作为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场所,公共空间更直观更细腻地向人们传递着城市感受。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感受,所有的规划和设计都应该以尊重人的需要作为大前提。比如草坪的面积很大、规格很高,但是城市居住者和旅游者却不能享受一丝一毫,只能暴晒在阳光下把草坪当成乏味的景观,为此绕路的人甚至会憎恨这样的草坪,这便是很不人性化。再比如商场的门开向一侧,休息的座椅却安排在另外一侧,这也显得很不人性化。公共空间包括三个要素: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空间载体以及这个空间内的构成要素。举个简单的例子,百货商场周围的公共活动区就是公共空间。人们逛商场累了,商场周围是否有座椅?商场离最近的公交车站有多远?座椅建在什么地方?放大一点,广场、街道、居住社区中的公共中心,包括配套场所等都属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范畴。公共空间的设计及受重视程度与一个城市的文化有关。历史上的中国本来没有公共空间的概念,因为原来中国人主要是家族、种群式的聚合方式。而现在中国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否科学,尺度是否舒适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生活在建筑组成的城市空间中,总会不知不觉被城市影响。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性化设计的生活氛围将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充分,生活更丰富。而建筑之间缺乏相互关联,不人性的公共空间也会悄然传递着消极作用。有效率的交通系统、有吸引力的公众场所、更多的有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很多人对宜居城市的理想。便利有效的、尺度宜人的、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城市才是人性化空间的终极体现。


邓东著名城市学者、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所所长,主持参与北京CBD东扩规划、三亚市总体规划修订、玉树重建整体规划等重要项目


院落为细胞 四围有空闲

城市观察者:王军

老舍先生1936年写了一篇散文《想北平》,有一段文字,堪称是对中国式城市空间的经典叙述:“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这段文字,说的虽是北京,但中国古代的城市皆然,皆是以院落为细胞,所以处处都有空儿,而且这个空儿,是房子围着院子,与英美式的院子围着房子根本不同,优点在于空儿的外沿皆房,所以能够形成紧凑而连续的建筑界面,街道由是形成,商业与就业空间倍增,土地的经济价值倍增,普通人家很容易讨到生活的机会,因为街道两侧,处处商机;居家过日子,又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如此宜人的布置,使得北京城在1949年的时候,每平方公里能够供养两万多人,远远高于2011年中国城镇每平方公里供养7700人的密度——在中央高层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今天,老舍先生所说的这个“天下第一”值得深入研究。我常常想,老舍先生显然不是建筑学者,更不是城市规划学者,但他笔下描述的是对一种和谐城市空间的精细观察,这应当成为今天现代城市的共同追求。


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供职于《望》新闻周刊,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拾年》等

 

 
 
杂志介绍
国家名城委会刊《中国名城》杂志,是独家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发展与转型成就的专业性期刊,旗下《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在秉承《中国名城》杂志责任与使命的同时,深度探寻名城魅力,打造面向城市精英的城市文化新媒体,为中国城市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具有中华核心文化价值的国际传媒专刊,构建中国城市文化品牌。
 
  《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北京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6号华亭嘉园E座8G
邮编:100029
电话:(86)10-82857559/82858779
邮箱:thecityculture@163.com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09016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