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首页 > 历史文化
 
杭州 湖城三叙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就坐落在杭州拱墅区的桥弄街上,没错,这就是杭州古运河的终点的标志,它像是一个敞开怀抱的臂弯,横跨在于古运河之上。虽说是终点,可对于最初开通的意义——方便南粮北运而言,这里其实更像是一个起点。 自南宋起,这个城市的身份就是旅游胜地。在那些宋代的游记中,云栖、梅家坞、杨梅溪、龙井村就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可见热爱杭州的山水是有久远传统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急速变化的时代,杭州是西化痕迹最少的城市,它似乎一直衷情于演绎“南宋”,像宋朝时代一户殷实但不张扬的人家:茅草屋、青瓦,过着文人式的精致生活,却又有着隐士一般的情怀。

西湖以西


如果说白堤苏堤代表的老西湖是游客的天堂,这部分则开始变得个人化、隐秘化,并且杭州化,杭州人不大出现在白堤苏堤,但西线却是他们常来的后花园。

西线包括杨公堤、赵公堤、三台山、龙井路以及更西一带。从南山路进入杨公堤,两边繁茂的梧桐树遮天蔽日,各自从东西两边向中间延伸,最终合拢,犹如长长的硕大的华盖,外边虽然大雨,这条道上因为树叶的遮挡,只是绵绵细雨。路上空无一人,道路很宽敞,两边并无醒目建筑,偶有标牌,也都将箭头指向更里边。这让我有些不习惯,苏堤白堤上总是游人如织,十步一景五步一换,并且店铺林立,道路狭窄。

这一切都和之前那个一切让位于旅游的传统西湖不同。而到了清晨,这里则是另一番的景象,除了鸟叫、水流,只有窗外的阳光。打开窗户,入眼的是一层又一层起伏的群山,弥眼的绿,夜雨稍微停了,山间有薄雾,更近处是小溪流和小瀑布,湖面上有打捞水草的船只滑过,完全不像在城市,这是新鲜的西湖,新鲜的杭州。

杨公堤上有两个非常不起眼的入口,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一是赵公堤,另一个便是上香古道。即使杭州人,也只有上了些年纪的人才知道这条古道。寻找上香古道的入口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在卧龙桥和隐秀桥之间,虽然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还是走了两趟才找着。  

进入古道,便听到不远处传来悠扬缓慢的声音,循声而去,是一位男瑜伽师带着七八个人在茅草亭内做功课,旁边的茅草亭内也是同样的场景,只是练习者只有三人。再往前,是一阵轻扬的笛声,循声而去,远远地看见大拱桥下一个深入水中央的亭子间,亭子内侧被垂至水面的柳枝遮盖,亭子基座很大,圆形,一个身穿一色白的人盘腿坐在亭子内近于圆心的位置,宛如水中仙子,一曲结束,他放下笛子,也开始练习瑜伽,身段顺滑胜似蛟蛇,直看得有些恍惚。

远山近水全裹在烟斜雾横中。在远离尘嚣的茅草亭下,这样一群人浸润在周遭环境完全里,对于闯入者竟然毫无察觉,但对于观者而言,他们却像一段不真实的插曲。沿古道一路往西,一旁是广阔的湖面,一旁是茅家埠的粉墙黛瓦,湖中央芦苇丛生,湖岸是优雅的野草,湖水涨得很高,有农夫披着蓑衣打捞水草,这不是苏堤白堤的干净整齐,是真正的野趣。

你还可以沿着龙井村旁边的小道,可以一直走到西溪去。但这里被更多人记住,却是因为宋高宗那句“西溪且留下”。

如果单论景观,西溪可能不如那些旷野里的湿地,但它的特殊性在于,它在城内,并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大量文脉。在对西溪的态度中,有很喜欢的,有很不喜欢的,那些不喜欢的人,觉得这就和郊野差不多,其实这正是西溪的好,完全不是西湖那种盆景式的整齐精致。正如郁达夫所说,西溪的“散疏雅逸之致,原是有的,可是不懂得南画,不懂得王维、韦应物的诗意的人,即使去看了,也是毫无所得的。”对西湖而言,西溪就是“隐”的部分。

西溪成为文人隐居地,是因为它在杭州城外,有山水之秀而无车马喧闹,但明清以前多是水泽,明清后陆地部分渐渐显露,百姓在岸边植桑养蚕,在水塘里养鱼,船只不能进来,很幽静,又有野趣,渐渐的,文人们便搬来这里居住,苏轼、唐伯虎、米芾、陈继儒、冯梦桢、洪阩、章次白、吴本泰、徐志摩、郁达夫、智一禅师、明一禅师、晓晖禅师……都先后在此住过。

郁达夫的好友源宁曾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这大抵能代表那时大多文人的态度。于是,在文人雅士心里,西溪成为某种符号,犹如“桃花源”。

从西湖西进,从杨公堤、三台山和龙井路上的奢华场所,到山间大片茶园,再到西溪,到南宋的隐士生活,一路扩展,并还在望更西的地方而去。


禅茶一味: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行禅中,茶道是非常重要的课程。

泡茶时需要把心放到茶里头,但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书法,钢琴,是要自己亲身去练才知道的。在泡茶的过程中,慢慢地体会到了一种静。

泡茶时,第一个练习的,是拿壶的动作对不对,冲汤的动作对不对,慢慢的,在这过程里,体会每一个细微动作之间的连接的时候,就找到了一个轨迹,你内心的平衡,和冲出来的茶汤的平衡,有很直接的关系,这个就接近于禅的感受,算动中禅吧。

泡茶也是要感受和观察所有细微的东西,它的观照点很多:茶、器皿、水,茶泡出来的味道……正如《金刚经》所说,你真的要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在真正行禅的时候,感觉它和茶只是形式不同,内心感受却是一样。

在杭州西边的山里,尤其天竺路这一带,是杭州自古以来佛教最为兴盛之地。在游客很少抵达的天竺路上,分布着杭州最古老的几座寺院:上天竺法镜寺、中天竺法净寺、下天竺法喜寺。这三个名字也颇有深意,法如镜,我们需要时时对镜自照,所以有法镜寺;在被法镜照过之后,内心明净,所以有法净寺;而在明净之后,便能获得喜悦,即法喜,很满的幸福感。

法喜寺往下,则有永福寺、灵顺寺、韬光寺、灵隐寺。和上中下三天竺一样,它们全有1600年以上的历史,那是杭州作为佛国的开始。连接这些寺院的,是成片的树林、茶园、茶室、溪流,土路或者石头路,以及自宋代便已形成的香道,顾名思义,即各地人们前来烧香拜佛的人所走的道路。今天步行其中,仍要穿桑林,过小桥,冬天里一派萧疏的野景,常可以遇见僧尼。

杭州的大多寺院,尤其是西边山里这些,都有江南的灵秀,也富丽,而文人雅趣也蔓延到寺院里。正如弘一法师,他是知名学者,也是画家,到最后把这些都放下了。而与此同时,这里又盛产布袋和尚、济公和尚这样的癫僧。想起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因为喜欢安静和孤独,而常常像隐士一样,躲进寺院里,和高僧大德过从交往。

而寻茶之旅则看上去更有禅意,顺着满觉陇路,可以进入翁家山、杨梅岭、九溪、龙井村等各个种茶地,最后沿龙井八景,走和龙井路(龙井路悠长曲折,这里的龙井路和前文提到的龙井路不是同一段)并行的古茶道,最后回到茶叶博物馆。像是一段以桂开始,以茶收尾的清香之旅。

翁家山、梅家坞、龙井村、云栖、虎跑、灵隐,各自都有几百年种茶历史,讲起自己历史,都有惟我而尊的自信。比如翁家山,地处龙井茶产区的“狮、龙、云、虎、梅”的狮、龙地带的中心,山谷中常年雾气笼罩,加之谷内林木茂盛,溪涧纵横,土壤质地好,翁家山的人觉得他们的茶是最好的。这里的茶叶与杨梅岭、满觉陇、白鹤峰所产茶叶一起,被当地人称“石屋四山”龙井,与狮峰龙井并提,而九溪十八涧一带的则被称为本山龙井。

杭城拥有悠久的有关茶的历史,唐代已有享誉东洋的径山茶,宋代乃有斗茶习俗,喝茶者互相攀比杯中泡沫,及至明清时期龙井出现,真正的繁盛时期到来,并一直持续至今。

在杭州,尤其西边群山里,处处都能感受到茶的影响。茶叶博物馆外写着“茶为国饮,杭为茶都”,馆外的石径上,镶嵌了历代碑石、拓片、名帖、名人书法、绘画作品、陶瓷题记、摩崖石刻中的100个“茶”字或“茶” 的别称,仙风道骨的茶圣陆羽的雕像就在咫尺,再去馆内走走,即使不喝茶的人,也不能不被那种意境熏染。茶里面的人生,叫杭州人变得像隐士,所以在杭州,每天早上看到的第一拨人,是早起晨练的杭州人,然后,外地游客轮番上场,杭州人便隐到那些山林茶室里去兀自清净了。


精致情味


杭州人最深谙生活情趣,郁达夫关于杭州的四时这么总结道:春时: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虎跑泉试新茶,西溪楼啖煨笋,保俶塔看晓山,苏堤看桃花。夏时:苏堤看新绿,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湖心亭采莼。秋时:满家巷赏桂花,胜果寺望月,水乐洞雨后听泉,六和塔夜玩风潮。冬时: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雪后镇海楼观晚炊,除夕登吴山看松盆。

行走在杭州大小街巷,遇见最多的史迹,还是南宋时期的,南宋的四大传说,杭州便占了一半,吴山脚下的万松书院又叫梁祝书院,而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有断桥和雷锋塔为证。然而,虽然号称古都,但杭州却并无古都气象,历史(更多的是南宋)留给杭州的,并非古都的外形,而是古都人特有的繁丽的生活,隐逸的气质,和对生活的情趣。

所以虽然深处江南腹地,杭州却不同于北边的苏扬,也不同于南边的宁绍,它的疏阔大气,有北方的影子,这个北方,便是汴京开封。南宋的独特性,在于它在声色犬马背后,还有一种魏晋时期延续下来的隐逸气质,这种气质同样留给了杭州,并影响至今,单论他们对“室”的理解和运用便可见一斑。

在古人意境里,“室”可以是文人的书室,可以是佛教的净室,也可以是喝茶的茶室,在杭州,“室”的意义是几者并重的,文士、高僧、茶室,都掩映于山林里。很多地方都喝茶,但岭南的早茶不过是点心,与茶无关;成都茶馆遍地,但那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打麻将消遣,与茶关系也不大;唯有杭州的茶室最纯粹,是真的在品尝、鉴赏茶。

而在一些人的心里,杭州有两个:一个是隐性的,一个是显性的。隐性的杭州如那些湖光山色和茶室生活,它兀自清净着;显性的杭州如西湖,如不断扩展的城市。

其实,早在2008年,杭州以大运河为核心,开通了几条运河水上线路,拱宸桥至半山、拱宸桥至艮山门、拱宸桥至钱塘江、拱宸桥至西溪、余杭塘河至西溪,都可以乘坐观光画舫或者水上巴士,水上巴士的票价与普通公交相同,沿途的人们可以坐船上下班。那城内各水道互相连通,运河至西湖、运河至西溪、至钱塘江、至富春江,都将畅通无阻,这些水系如同经脉,贯穿杭州身体各部位,也许真的可以恢复马可·波罗当年看到的景象,一个和他家乡威尼斯一样伟大的水上城市。

 
 
杂志介绍
国家名城委会刊《中国名城》杂志,是独家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发展与转型成就的专业性期刊,旗下《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在秉承《中国名城》杂志责任与使命的同时,深度探寻名城魅力,打造面向城市精英的城市文化新媒体,为中国城市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具有中华核心文化价值的国际传媒专刊,构建中国城市文化品牌。
 
  《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北京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6号华亭嘉园E座8G
邮编:100029
电话:(86)10-82857559/82858779
邮箱:thecityculture@163.com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09016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