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首页 > 历史文化
 
个园造园精要
自清代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历史最悠久、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就是“个园”。“个园”在建筑构思上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孤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抱山楼
抱山楼是个园的主体建筑,是园北的一列长楼。楼广七楹,横贯东西,把两座一具北方之雄,一具南方之秀的假山和谐地连为一体。一楼抱两山,因名"抱山楼"。楼下有平台,有山石,珍卉丛生,随候异色。楼上有长廊,徐步行廊上,环观园中景物,参差错落,高下相间,隔水有屋宇相峙,两侧有亭台峨立,似尽南昌未尽,余味无穷。


清漪亭
清漪亭是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礼部尚书冯琦修建的。亭阁坐落于“熏冶湖”西北隅,四面环水,有一石桥通往北岸。远远望去,好似停泊于湖面上的一只画舫。东顾翠藻青蒲,西观绿荷满塘,南望波光潋滟,北依修竹万竿。此亭于咸丰五年(1855年)修缮时,由冯氏后裔冯锡田改题为“芳洲”。该亭于20世纪60年代被毁。1972年再次重建,遂有冯氏后人冯恩亮重题“清漪亭”匾额于亭上。

宜雨轩
桂花厅内装饰、陈设富丽而雅致,壁间所悬皆扬州名家书画。东南西北与厅相接的踏步台阶,尽弃平整条石铺筑方法,而以乱石拼垫铺砌,石块随意取来,但皆无棱角,形成不规整却有坡式的踏步。看似轻描淡写,其工艺实则精心为之。


清美堂
清美堂厅前三面置廊拱卫,厅堂构架造型特征为抬梁式,形制虽简朴,但做工较考究。梁两端下口带园势曲线,匠人称之“剥思”亦称“拔亥”。条端处垫木木雕如意云式,此垫木称之“水浪机”。前后施轩,因状如船蓬,南方一般称之为船蓬轩,北方则称为卷蓬。


透风漏月厅
此厅系楠木构架,从建筑形式上来分称之为方厅。因建筑系用方椽、方梁、方柱、方砖、方窗而组合。从使用功能上来分,主人称之为女厅。


丛书楼
从书楼造型十分别致,是一座真正倚山而筑的小楼。下层北墙,紧倚黄石秋山南峰岩壁。上层平面却作形,如曲尺状。其一楼上的东边突起部分,完全建在黄石山岩之上,从山上看,只有一层。楼之上下无梯可通,绕行至丛书楼后,沿黄石山磴道才可进入楼上。


火巷
火巷两侧是高墙大屋,墙面青砖灰瓦砌筑,不加粉饰,扬州匠人称之为“清水货”,墙的下半段是青砖扁砌,上半段是用板砖作空斗书里砌,这种组合砌法称之为“和合墙”或“鸳鸯墙”。火巷北窄南宽,扬州匠人称之为“棺材头”,谐音“官”、“财”之意。



门楼
个园门楼非常气派,磨砖对缝,这是砌墙中等级最为讲究的方法。此墙面光滑细腻,砖缝严密如丝。门楼檐口下由数道横线脚磨砖叠砌,其上为磨砖仿木作斗拱砖式,仿木椽砖檐、飞檐。层层叠叠,精工有致,出飞深远,峭拔健劲。



正门
正门东至西达50余米,沿街排房,与其布局东轴三间,中轴连门楼上下十间,西轴五间,一顺连门楼上下共十八间,房屋进深达5.60米。外墙极为考究,全部用青整砖青灰丝缝扁砌到顶,横平竖直,墙体厚实,清水原色,不加粉饰。





布景:赏心阅园

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意在笔先”,纵观古典园林的构园要素:植物,山石,水,建筑,每座园子都极为相似,但各种要素组合在一起所传达的意境却大不相同。



步移景异 小中见大

私家园林体量都很小,但游在其中却总感觉走不完,且每次游览所获景色也不尽相同,这便是园子的精妙所在:通过多种的设计手法,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景色多了,自然就会把行走的时间增加,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园子太“大”了。原不过是设计者所用技巧而已。

四季假山形态各异,囊括四时,含奇美山岳于一园中;曲折流水,洗尽铅华,融灵动江湖于一池中,真可谓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比比皆是,个园更是将这种手法发挥到极致。
先抑后扬 对比之美
整个个园为北园南屋的布局,南部建筑中有一窄道,窄道成楔形,北窄南宽,若从此入园,经过特意加强的局促空间,转经廊道,不时有景色从漏窗透过,点点****藏不住,观者被引至园子入口。清晰可见个字园门,花窗粉墙,月洞门开,竹青填色。

门外两侧各有一方形花坛,内栽玉竹,并伴有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传雨后春笋之意。寥寥数笔,尽述春意盎然。园门两侧对景的手法把人们的焦点集中在月洞门之上,透过月洞门便见春山,乃“开门见山”的传统做法,转过春山,景色顿时明亮。

回顾游经的路线:从昏暗的窄道到明亮的庭院,设计者通过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把游者不经意的带到园中美景之中,由窄到宽,由局促到相对的开敞,由昏暗到明亮,园子顿时被凸显的出来。

园如画 画中园 框景之妙

细心的游者会在园门初稍许停留,不仅仅是为那“雨后春笋”的景致,圆形的门中显出的是春山的画面:若隐若现的山中小路,曲折变化的湖石,摇曳的婀娜植物,稳重的棕木建筑,层次丰富,色彩和谐,让人百看不厌。

这是一幅静止的画面,又是一幅动态的画面,我们是看画的人,也是画中的景。框景的手法在古典园林中很是讲究,每要通过一个门都要格外留心,因为设计者可能为你留下了一幅山水画,不经意间便可错过。

除了用“门”作为画框,窗框,廊柱,对称的植物,石洞都可以成为画框的素材,形式多样。其实那个框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框中的那份景色。那个框,不过是设计者希望游者停留观赏之地,了解其心意之处。

欲说还止 漏景之含蓄

私家园林中总能见到做工精致的花窗,个园中亦不少见。灰墙上时不时出现的各式漏窗,东南角的建筑更是命名为“透风漏月”,可见是把“漏景”用到了极致。

若游者从冬山下来,正感受那肃穆的冬季,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会惊喜的发现西墙上有一花窗,露出春景一角,给人以温暖与希望,这冬去春来的表达是那样的舒服。

通过虚隔之物遮挡视线,窗后景色若隐若现,忽明忽暗,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又有虚幻迷蒙之美,让人总有一种一探究竟的冲动。漏窗的设置,也反映出了中国人的内敛和谦逊。

留景中精华 障景之韵

障景一方面可以屏蔽不雅之处,另一方面通过障景的手法遮挡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在重要的景致前使用这种手法,可以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障景也是园林中常用的引导方向的手法之一。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个园没有那四季假山会怎样:抱山楼那硕大的体量会在这狭小的园子面前显得更加庞大,虽园内的建筑不多,但零零碎碎也有清漪亭,宜雨轩,住秋阁,透风漏月四座主要建筑,若无四季假山,整个园子会显得更加局促和拥挤。

所以四季假山的设立不仅仅是表现设计者的构思巧妙,工艺精湛,不仅仅是展现一种美,而是增加了空间变化,扩展了空间尺度,使狭小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也让人在这样的空间中活动更加舒适。

中国的叠石工艺可谓是举世无双,看个园中的四季假山,没有用一铆一钉,全是凭借石材本身形态,略加工艺,通过挑,压,飘,叠,竖,垫,钩等手法形成悬崖,峭壁,石洞,石阶等,造型多变。这四季的美景无需多说,身处园中方可感受其中奥妙。

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

园虽有内外之分,景无远近之别。外有好景,设计者会想方设法的引入园中;若没有特别景致,也会设立等高望远之处,欣赏那天高云淡风轻。

个园的假山便是可登高望远之处,山上有亭,可在其中谈笑风生。亭即为“停”,就是让长途跋涉的人停下来休息的地方,喝喝茶,歇歇脚,赏赏景。故我们也不必拘谨,坐在庭中享受清风徐徐,环顾四周景色,感受古人的那份惬意,那份情调。

站在秋山上远眺,远近的瘦西湖、平山堂、观音山等山水佳景尽收眼底,不必出园,便收获如此多美景,居住于此,确是一大幸事。景随心变,心随景移,个园的美景无论如何也无法用几行文字写完,唯有真正处于园中感受一番,才算没有辜负了这一园美景。




假山:分峰叠石


个园叠石立意精巧,气势深雄,在国内是少见的。个园假山可分三大区域,分别用湖石、黄石、宣石叠成,手法不同,风格迥异,一园三色假山,各具风格,而总体设计又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园林叠石的高超技艺。





叠石是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一处中国园林如果没有叠石,似乎就不能称得上是园林,只是住宅或院落。
在古代文献中和近代建筑大师的眼中,扬州之所以“以园亭胜”,也就在于以叠石胜。

中国园林叠石的选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湖石,另一种是黄石;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效果也不同。

湖石的叠石要充分表现“皱、漏、透、瘦”这四个字,要给人有玲珑剔透的感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此园的夏山,在这四个字上做足了文章,整座假山浑然一体,疏密有致,飞流直下的瀑布和静谧鱼泳的荷塘,把整个夏山衬托得美轮美奂。

荷塘中突兀一块2米多高的鱼骨似的石头,为整座假山的“皱、漏、透、瘦”作了最好的注释,有人说这是镇园之宝,当不为过。

黄石的叠石则要达到“险、峻、奇、变”的效果。

个园的秋山,在高不过7、8米,方圆不过20来米的地方,用两种角度不同的桥栏杆点缀在半山腰中,让人想象到蜿蜒盘旋的山路、崎岖不平的山中栈道;有桥就会有水,让人联想到桥下的山涧小溪在流淌;一座亭子建在山上只露出两个角,让人联想到半山腰的楼阁后面还有更高大的山岭。

山中的洞穴是“直路不通,弯路通;亮处不通,暗处通”变幻莫测;小处见大,平处出险的意境尽在不言之中。

叠石在园林中的效果是让人感受到没有山的地方有了山。有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山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使园林富于形态的变化,达到小中见大,平处出险的效果。

个园中的叠石,突破了以形态变化的框框,用石头表现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意境,表现得是那样的匠心独运,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仅此一例的孤本,是一个大胆的、成功的探索。

游览个园,领略四季假山叠石的韵味,中外游客无不被艺术巨匠的神来之笔所折服,而由衷的赞叹。

扬州叠石传人方惠先生总结出的叠石原则:用料宜整不宜碎,宜旧不宜新,山石拼叠要力求同法、同色、接形、合纹;造型布局宜低不宜高,宜埋不宜叠,宜卧不宜竖,宜靠不宜孤,宜整不宜散。在我国园林界得到很高的评价。




理水:以水生姿  

               
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园林独特的水文化。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个园的理水设计与水景亦有上乘之作,园内有曲池三处,一在湖石夏山之南,一在桂花厅抱山楼之间,一在涵虚堂之南。

湖石夏山前之曲池,四周以湖石叠驳,池之北部深入湖石夏山山腹洞穴,有青石板桥通入,可以穿岩径水。

夏山西部岩壁陡立,有清泉自五六米高处飞流而下,哗哗有声,溅落池内,漾出圈圈涟漪。

曲池南岸、东岸,散置湖石,有的如矶,可以小坐其上观池中云天、游鱼、睡莲、山影、树影……

有的湖石,向池中叠置,如水边台阶,游人可以一掬清泉,俯身照影。驳岸湖石近水处多凹凸穴洼,内收外突,形态十分自然。而且湖石与夏山浑然一体。

总之,这一座在夏山之南,山水相依,山因水更秀丽,水因山更幽深。

桂花厅与抱山楼之间的曲池,特点有三:其一,曲折婉转,分支回流。池面时阔时狭,委婉多姿,流过清漪亭南,向东淌去,池水有分别向南北流去。池之西端,主要水面在抱山楼前,但又一支径向桂花厅东北角流去,因此,这一泓池水的主要特点在曲,还以曲隐去了池水的来源去路,延伸了水面。

其二,曲池以湖石驳岸,近水、接水处,堆砌的十分自然。内凹处如穴如窦,外凸处,如坡如坎。清漪亭东,以湖石堆砌的两座小桥,又以湖石为础柱,上通行人,下通流水,亦多自然之态。同时,沿岸还散叠湖石小景随曲岸延绵,高下参差,下与驳岸湖石相接,上与抱山楼西侧湖石夏山余脉相连,形成了曲池上多层次的湖石山景。

其三,曲池中段北侧,建一六角清漪亭,沿岸石隙植绿竹,种迎春。四周高树林立,碧藤悬垂。水面养植一两丛睡莲,因此这一潭曲池,水面景色十分丰富、生动。

涵虚堂之南的曲池,婉转而又开阔。曲池之北的涵虚堂,曲廊及一重檐亭,供人小歇、观景。水面有平桥、步石、岛屿、石矶,周边以黄石堆砌,曲折高下,东南黄石叠景上有流泉淙淙不歇,沿岸石间植柳、竹、松、石楠等,宛自成景。

个园的三处曲池,共同的特点:以曲生姿,形成池水回流不尽之态;以石生幽,形成幽深苍古的自然之态;以花树生美,形成水面美丽宜人的景色。

具有悠久历史的个园理水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





文竹: 君子之风


扬州个园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为名“个园”,点明主题。主人以春景作为游园的开篇,可见蕴含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深意。




万竿竹海 荟萃海内佳品

个园中最常见的就是“竹子”。 竹是个园的魂魄,竹林有一万二千多平米,游万竹园一是要观竹,二是要品味其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竹文化。

个园的竹用“多”字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一是数量多,有近两万竿。

二是品种多,园内现有竹60余种,龟甲竹、斑竹、金镶玉竹、玉镶金竹、慈孝竹、铺地竹等等,数不胜数。

个园的主人在建造个园的时候单独开辟了一块地方来栽种竹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是其他园林比不上的。

在个园里,目前主要的品种有最著名的龟甲竹,寓意着“长寿健康”;有需要弯下腰来仔细看的“佛肚竹”,寓意着“做人要豁达”。有孝顺竹,顾名思义就是要“对长辈要孝顺”。还有就是一般细长的竹子,在各种各样的园林中到处可见……

从园林名字中的“个”字,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取“竹”字半边,同时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竹叶一般是连成一组,好像字体中的“个”字,而“竹”字是两个“个”所组成,因此古人常用“个”字来作为形容竹的名词。

以竹为魂 君子文化使然

个园的主人黄志筠自己也认为竹 “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他在住宅汉学堂里挂的郑板桥的对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就是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像竹子那样的正直。

竹林构成了个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中国所有其他园林建筑设计上,竹子只是作为园林的一种点缀,一种陪衬而已。

竹林在个园里不单单只是一种点缀、陪衬,更是代表主人对竹文化的一种追求。他也在尽力向世人营造一种不俗的居住环境,让进入这个园子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园子所营造出来的个园独有的竹文化气息,使家人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竹文化熏陶。

在四季假山里,竹子也多有分布,与假山共同做造景的材料。假山区里的竹子不如前面入口处一大片竹林的品种繁多,数量上也不可相比。它的功用就和一般园林中的竹子一样,只是用来点缀、陪衬。

由此可见个园中的“竹”元素是随处可见的,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个园中,实实在在的竹林,住宅中的用竹子做成的家具,家具里有雕刻着竹子的图案,还有墙壁上挂的有关竹子的字画和对联。“竹”成了个园园林的艺术之魂。




楼厅:宏大敞亮


《说文》中说:楼,重屋也,是说楼由单层房屋叠加而成的。关于厅,一般认为,屋内梁架用长方形扁木料者为”厅“,用圆木料者为“堂”。扬州园林中的正厅、花厅,往往比江南园林由的同类建筑体型高大,装饰也较豪华。这是扬州园林建筑的特色之一。




抱山楼

个园中的抱山楼,在园之中部。楼西端连接湖石夏山,夏山峰峦起伏,山上有小道可通楼上。楼之东,又接复道廊四楹,更增添了长楼的气势。

廊之东端则与黄石秋山相接。两座假山的余脉,各自东西两端向中间延伸,若断若续,但两不相接。楼上,檐下悬“壶天自春”长匾。

楼上南面一侧有长廊,护以木栏,可凭栏观赏楼南厅堂亭桥山池花木之景。楼下面南皆为落地桶扇,东西两端各有两间,以雕花桶罩为界。

从南面观赏,长楼似抱于山中。如若驰骋想象,此座长楼则为由“夏”至“秋”的一条通道,颇具特色。

从书楼

个园西南角的从书楼,造型十分别致是一座真正倚山而筑的小楼。下层北墙,紧倚黄石秋山南峰岩壁。上层平面却作形,如曲尺状。

其一楼上的东边突起部分,完全建在黄石山岩之上,从山上看,只有一层。楼之上下无梯可通,绕行至丛书楼后,沿黄石山磴道才可进入楼上。

楼南有小庭院,西侧花墙前有高大青桐一株,枝叶青碧,伸展至小楼南窗之外。由于小楼北墙紧倚石山,石隙墙问多积土,多生藤萝,满墙攀援匍匐,形成绿壁,更增添了小楼清静雅致的韵昧。

“蝴蝶厅”楼

“蝴蝶厅”楼,更是一座平面略有曲折的长楼。长楼倚北墙而筑,单檐歇山顶,东西七间,面南朝阳,中间三间前突,两侧各两间后敛如翼,楼体状如蝴蝶,俗皆称之为“蝴蝶厅”。

楼内上悬宫灯,下陈几席,壁间多刻板桥等名家竹石字画,十分华丽雅致。七间长楼之东,再接四间,建梯道、走廊、半阁。正厅、两翼耳厅、半阁皆檐角飞举,使长楼显得更为雄伟宏丽,轮廓更为曲折优美。

长楼前临曲池,池水清碧;于池南复道廊上观赏楼景,楼影映照水中,时而清晰,时而迷蒙,此即为“蝴蝶”照影之景了。

煦春堂

寄啸山庄中的厅堂构筑,也有明显的特色。园之最南,有面阔七间的楠木厅屋,中间三间向南跨出两步,加深加宽为“煦春堂”,东西两翼后敛,各有两间。

此堂建于晚清,开敞古朴。南面不用落地桶扇,皆以大幅玻璃嵌于窗框之内,廊檐亦用西法装饰,十分平整、明亮,为扬州园林厅堂中所罕见。





个园主人——黄至筠

黄至筠(1770-1838),因经营两淮盐业,而著籍扬州府甘泉县,清嘉道年间为两淮盐商“首总”。

   
黄至筠,又称黄应泰,字韵芬,又字个园。原籍浙江,因经营两淮盐业,而著籍扬州府甘泉县,清嘉道年间为八大盐商之一。
黄至筠的父亲在赵州做官,他于乾隆三十五年出生在赵州,也即今天河北赵县。黄至筠十几岁时,父亲去世,家产为人掠去。
数年之后,他骑着一条毛驴独自进京,凭借父亲的朋友给他捎去的一封信,见到了在京的两淮盐政。两淮盐政是管辖扬州盐业的最高长官,他见黄至筠谈吐不俗,颇有心机,觉得是个人才,就委任他到扬州去做两淮商总。从此以后,黄至筠就加入了扬州府甘泉县籍。

  这时候正值嘉庆初年,朝廷因军费开支增大,水灾急需处理,财政日益困难。为济燃眉之急,朝廷公开卖官,号召富人捐钱,然后赏给荣誉官衔。黄至筠这时急朝廷之所急,想皇家之所想,首当其冲,率为人先,前后捐资数十万两白银,清廷因此赐他“盐运使”的荣誉官衔。

  黄至筠在扬州拥有个园,园中承袭了马氏小玲珑山馆的若干风景,也延续了小玲珑山馆的文化传统。黄至筠的画艺精湛。《扬州画苑录》说他“素工绘事,有石刻山水花卉折扇面十数个,深得王(翚)、恽(寿平)旨趣”。现在个园抱山楼下的嵌壁石刻上,还有他画的一幅扇面,中间画的是树、石、水,远处露出一只小船来,船上还有一个人。

  此外,扬州博物馆也藏有他的一方石刻扇面,内容是花鸟。显然,黄至筠绝非一般只会做生意的商人!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黄至筠购下小玲珑山馆,改筑为个园,园中多植竹,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黄至筠卒于道光十八年,享年六十八岁。     






 
 
 
杂志介绍
国家名城委会刊《中国名城》杂志,是独家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发展与转型成就的专业性期刊,旗下《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在秉承《中国名城》杂志责任与使命的同时,深度探寻名城魅力,打造面向城市精英的城市文化新媒体,为中国城市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具有中华核心文化价值的国际传媒专刊,构建中国城市文化品牌。
 
  《中国名城·文化专刊》北京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6号华亭嘉园E座8G
邮编:100029
电话:(86)10-82857559/82858779
邮箱:thecityculture@163.com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09016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