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至21日,由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3上海交大城市科学春季论坛”在上海崇明岛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新闻与学术媒体,就“中国城市群发展与中国都市化进程”、“城市科学理论,空间生产与文化变迁”等论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中国名城》也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城市群蓝皮书》编委会主任徐飞教授作题为《关于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演讲,指出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城市群具有顶层设计、全局视野和战略核心的重要地位,研究和解决城市群这一最大城市空间的问题与矛盾,对我国解决城镇化问题具有“牵牛要牵牛鼻子”、“取法乎上”和“重点进攻”的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指数体系来测评城市群的健康状况,是推动城镇化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林家彬教授作《我国“城市病”的体制性成因与对策研究》的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包括干部选拔机制和政绩考核体系、财税体制、土地制度、规划体制、中央地方关系等在内的影响我国“城市病”形成的体制性成因。特别指出干部选拔机制和政绩考核指标不够全面系统,是导致出现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重形象工程轻民生工程、城市政府“亲商”有余而亲民不足等问题的根源。在对这些体制性成因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他还从缓解我国“城市病”出发,逐一提出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士林教授作题为《城市群的世界格局与中国经验》的发言。在梳理城市群概念及传播、全球城市群发展历程及现状、中西城市群本质差异的基础上,他强调指出:中西城市群的差异可以“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对立来概括。西方城市群最重视的是自然空间演化、城市形态蔓延、空间距离改变等。与西方城市群主要是城市地理与经济自然演化的结果不同,我国城市群规划与建设的主要动力是人工的规划、设计和推动,因而,其中必然要更多地加入历史趋势、时代特征和当下诉求等“时间性因素”,或者说,很多紧迫性、当下性的需要和愿望很容易混入并主宰我国的都市化进程。在快速发展中,如何才能充分照顾城市群自然成长和演化的内在规律,顺应全球都市化进程的主流趋势和本质需要,既是我国城市群研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决定我国城市群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在自由发言和讨论中,与会代表还就2013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江南城市与文化的深入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数据中心建设等事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有力推动了城市科学研究和交大城市科学团队的建设。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城市群不仅是一个内涵空前复杂的“宏大叙事”,也是一场直接涉及到亿万人利益和命运的现实进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城市群的概念和现实进程展开全面梳理和深入讨论,既有助于把握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现实世界的特征、主流和趋势,也有助于重建被这一历史进程冲击和扰乱了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与会专家一致表示,随着城镇化成为国家重点战略和各界关注的热点,各种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言论日渐增多,其中既有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科学与理性认识,也不乏各种“炮轰”和“酷评”类言论,后者既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把普通百姓搅得心烦意乱、莫衷一是。因此,在当下中国,急需树立正确的城市价值观和普及正确的城市科学知识,重建当代中华民族对城市的感觉、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审美趣味。就此而言,建构城市科学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城镇化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与氛围,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城市启蒙,在城市化风雨中长大成人,正在变得日益紧迫和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