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召开《名城交通学部成立暨学术交流会》,《中国名城》杂志应邀请参加了此次会议。 若干年来,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为满足现代交通的发展,对旧城街道系统和交通环境的改造,导致旧城格局等历史性的破坏屡见不鲜。成立《名城交通学部》就是要在城市规划和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重视对交通问题的研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重视对历史性交通环境的研究。《名城交通学部》的成立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学科有着重要意义,并将促进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协调名城保护与交通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今后,《名城交通学部》的工作将以以下共识为出发点: 一、协调城市结构与旧城保护的关系,减少大规模改造对历史名城环境的破坏。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是旧城。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新城区的建设不要形成四面拓展、旧城被包围在新城区中间的发展形态,更不要力图通过对旧城大规模的改造来进行发展,这样只能带来破坏旧城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后果。 二、不能按照现代城市的道路交通模式去改造旧城,而应因地制宜地尊重既有道路格局,尊重历史环境与文化。 经验和教训证明:为满足现代化发展而按照现代城市模式去改造旧城,无限制地开辟或拓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会给旧城历史文化环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历史名城的道路格局是城市格局和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名城的保护规划应该重视历史性街巷格局的保护和交通问题的解决,把“名城交通”的规划研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课题。 三、树立“协调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机动交通发展”的基本规划思路,将旧城定位为以非机动交通环境为主的地段。 每座历史名城都要对旧城的保护要求与有限的机动交通的通行要求进行认真研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规划措施,实现保护与社会需求相协调。所以,首先要认识到,要保护旧城的历史性,就要从规划布局上将旧城规定为以非机动交通环境为主的地段,根据旧城的规模和现状实际,对必须进入旧城的机动交通进行科学的安排与组织。 四、采用“疏导”与适度的“交通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历史名城中的交通问题。 对于历史名城的交通问题,采用以“堵”为主的指导思想或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法是采取以“疏导”为主的指导思想,把“疏导”与适度的“交通控制”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城市机动化交通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