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传承历史文脉 恢复历史胜景———以绍兴蕺山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
发表日期:2009/2/24 16:44:18 阅读:16027次 |
绍兴蕺山公园 陈鸿阳摄
陈永明 黄天霞
一、前言 拥有近两千五百年建城史的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风景秀丽,为世人称道。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诗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正是对绍兴迤逦风光的写照。绍兴城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兴衰,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是座“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江南古城。其中“三山”指绍兴市内的府山、塔山、蕺山,他们遥相呼应,共同营造了城在山中、山中有城的独特景观。 蕺山已有几千年历史,其位于绍兴古城内之东北角,北依城廊,东濒城河,古时山上生长一种蕺草,叶有腥味,越王勾践尝吴王之秽后,采食蕺草而治愈口臭,从此名为“蕺山”。又因山麓建有晋代书圣王羲之故宅,故又名“王家山”。蕺山又因有蕺山书院、状元亭等人文古迹,邑人视此山为“主郡城文风”,可见当地人士对此山之重视。 蕺山相对高度30米,但因其平地起峰,视野开阔,北望水乡风光,南眺群山逶迤,近观万家灯火,颇具登临之胜,因此,“蕺山晴眺”被列为越中十二胜景之一,与“卧龙春晓”、“兰亭修竹”、“禹庙苍松”等齐名。宋代时,山上植有大片梅树,梅花盛开,香飘半城,“蕺山观梅”也成为当时胜景之一,蕺山之上,树木葱郁,塔亭楼阁错落其间,风景优美。明代著名文学家王思任评赞此山为越城八山之景,文中有云:“故吾截止谓之佳山水,居郡中都有八,而蕺最宠绝”。 二、蕺山现状 蕺山之东为蕺山公园,地块现存以自然生长林为主,其北部和东部是环城北路和中兴路,其交叉地段是环状立交桥,直逼蕺山东北角,尺度较大,在建时曾为浙江省最大的城市立交桥,对其景观影响较大。西侧原为工厂,现拆迁,留下大片空地,地势较平,和山体形成明显断层。南接书圣故里历史街区,和整个街区连成一片,在历史上蕺山曾是王羲之别业的后花园,还有许多历史名人留下的典故,而今都没落于荒草野地之中。蕺山具有很好的人文底蕴和自然环境,而今蕺山属于书圣故里历史街区的一部分。 三、面临的问题 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让设计者在提笔之初,常常需思考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其悠久的文化与特有的古城风貌,在蕺山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把公园整个城市的形态联系在一起,与另外两山形成对话;如何与历史街区有机融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融合,而更重要的是神似上的融合,继承书圣故里历史街区的整体轴线,也是此次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不同时空多层面的历史典故,如何洗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何保持现有植被情况,并很好地加以保护利用。 再次,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让传统园林意境与现代人的行为方式相协调,如何协调蕺山公园与立交桥的关系,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 四、规划设计原则 (一)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城市整体轮廓的衔接,注意保护区域的完整性,及与新区域在文化内涵和地域上的衔接与协调。 在一个历史街区与一个现代文化的交汇区做一个东西,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平面如何展开,总体风格如何确定,都需充分考虑现状,反复斟酌。我们认为,文物故迹的开发利用,应在保护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氛围,考虑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体现,尤其是注意新老区的协调和过渡,突出蕺山文脉的完整性,突出“三山”文化的联系,减少新老风格上的正面撞击。文物故迹的开发,即存在进行特定历史时段内文化内涵深度挖掘的可能,也存在着特定地域中多个文化层面组合的可能。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把矛盾弱化,达到最优组合。 (二)对传统园林空间关系的借鉴和建筑风格的把握。 充分理解现有的地形地貌,结合周围环境,现有植被,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改善自然环境,借鉴传统园林的创作手法,达到整体空间疏密有致,移步换景的空间格局。动静结合,分区而作,形成大格局。 在建筑风格上继承粉墙黛瓦的特点,形成与历史街区在色彩上、形态上的共鸣。 (三)注重现代城市意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古迹的保护利用上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重保护而缺乏旅游开发意识,尤其是针对游客的配套设施更显不足,缺乏环境氛围的配合。二是过于注重旅游开发,而忽视了文物的保护,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和配合,注重现代旅游意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更适合现代人,增加了可游性。 五、具体规划设计 结合蕺山公园及蕺山公园周边的书圣故里历史街区的历史背景,蕺山公园的设计分为两条主线展开:即历史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线与自然生态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线。两者相互穿插,相辅相成。自然生态景观区以改善整体环境为出发点,基本恢复山体旧貌,特别对立交桥形成生态隔离墙,提升整体环境档次,并本着“显山露水”的原则,恢复冷然池旧貌,丰富层次,为历史人文部分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历史人文景观线,以古代名景———越中十二胜景的“蕺山晴眺”、“蕺山观梅”为主题,恢复登高远眺、香飘半城之景。以恢复名人遗迹及名景点为主,挖掘历史内涵,并通过合理的游线串连其间,使游客在一片萦萦绿影,鸟语花香中听闻名人趣事,感受历史变迁。结合地形环境改造,在建筑形体上及其景点选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运用传统园林手法,保留绍兴典型建筑特色。如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保持建筑气氛上的古典意趣,以统一、调和与历史街区建筑的关系,共同构成了具有绍兴水乡特色的山地公园。 整个方案从以下几方面对传统园林做了借鉴。 (一)自然平和的平面布局。 1.尊重自然,疏密有致,分区明确的空间布局。 公园以山体为主轴,相应形成东西两个板块。整个公园以自然园林为主,多为山体与绿化,追求自然意趣。为此以山脊为主体,山石湖水建筑皆从属于此。东侧板块顺应南侧历史街区的建筑关系,南侧以体现历史人文性为主,景点的布置上相对密集;北侧考虑与立交桥遮蔽,以自然生态为主,视线开阔,层次分明。西侧板块,北侧与环城北路的衔接,恢复地形,形成山坡,分割为一南一北两个主题,南侧依托山体,恢复石家池,联系书圣故里历史街区,形成具有山林野味的休闲景观,北侧以生态林为主,并设置停车场,以解决公园停车问题。两侧板块以园路相连接。疏导山体绿化,突出山体并慢慢把高潮引向山顶的王家塔,形成公园的高潮。恢复“蕺山晴眺”历史景观节点。 公园整体布局开合有度,简中寓繁。 2.依水而筑,沿山而行。 “山因水而活”设计中恢复了冷然池旧貌,成为公园中的一个主景点。主体建筑均沿冷然池展开,面水摄景,使空间上,无室内室外之分,各建筑隔岸相对,互为因借,赏心悦目。 主要景观线,均沿山而布,根据山体形成几个层次,成为多层看与被看的关系,利用旧存的绿化,道路或明或暗,曲折蜿蜒,或停或行,穿插于梅林之中。拾级而上,感受山之微风,看书院之翰林,登王家塔以远眺,把各景联系起来。 (二)掇山理水。 1.堆土露岩 由于公园覆盖了蕺山山体与其周围地块,在地形的整理上采用了顺山就势,起伏有致,与山体浑然一体的手法,提炼自然山意,表达写意景象。山脚地形中不起峰峦,堆土成坡,连接山之余脉;山体上有岩石突兀,去除其上杂草碎土,显山之龙岩,更显山之刚骨,形成对比,显山之个性,并题词点景,形成公园之主题,成为公园人文线索。 2.高树深池 江南多雨水,“山水淙淙有归处”,恢复冷然池及石家池,不仅反映山之倒影,更形成水绕山转的格局。更利用地形叠石成瀑,一泻而下,更增加山之韵味。灰石为岸,绿水作波,山体作影,有亭轩曲桥点缀其间,轻灵有致,别具趣味。 保存了整个山林中的大树,稍加整理,形成林下空间,步道游道穿插期间,享受摇摇绿影,听闻莺莺鸟语,享受山林的情趣。 (三)清雅朴实的园林建筑点景,古朴悠远的历史内涵挖掘。 园林建筑重在选地,不以华丽耀人,而以平实的建筑话语,更重视内外空间联系紧密,相互渗透。更以提名点景,提点逝去的历史。规划完成的建筑无不继承这一特色,形体洗练,清新明快,清雅有致。色彩上、形态上都具绍兴特色,与历史街区形成呼应。 在蕺山之顶恢复王家塔旧景,与绍兴市内另两山相呼应,形成登高远眺之景观,提升了历史氛围。恢复蕺山书院,让朗朗书声洋溢其间。 (四)植物方面整理 蕺山山体本身就拥有着良好的植被情况,稍加整理,就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层次。山体周围的地块,植物情况不近人意,形成了沿山脚的绿化断层。历史上更有“蕺山观梅”一说,恢复历史景观,也成为一种对历史的追溯。在公园内遍植不同的梅,恢复梅花盛开香飘半城的景观,同时在该景点内建造一仿古亭———香雪亭,使游客在梅花丛中小憩,观看梅花之绚丽,感受历史之遗韵,把自然与人文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蕺山因蕺草而得名,而今蕺山上已遍寻不见,恢复蕺草的种植,提点蕺山的起源,也是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段历史的一种追溯。 从总体布局考虑增加公园北部的以密林休闲绿化为主,缓和与立交桥的正面冲突,给南侧公园形成良好环境基础,形成多种空间形态。 六、结语 江南传统园林以自然朴质,生动清新而闻名,空间多变,尺度宜人,环境浪漫自然。本次规划特别强调对江南园林意境的继承与发展,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借鉴传统园林手法,重新恢复历史胜景,并在使用功能上满足现代旅游之需要,同时又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正面冲突,协调了两者关系。 本规划设计荣获2005年度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2005年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作者单位:绍兴市名城办、浙江华汇设计集团)
原载于《中国名城》2008年01期总第82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