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本已发至邮箱y7329540@126.com,请查收)
新型水景都市规划与公众参与模式
——杭州水景整合与重现的适宜性发展途径
赵秀敏1,石坚韧1,赵美娜2
(1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杭州,310018)
(2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101)
摘 要:城市水体对于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规划工作中被关注的重点。以往的城市水体研究主要有两个出发点:水体质量、城市排水防灾等技术角度以及滨水景观等形态设计角度,但两者缺乏相互的联系。在城市环境评价领域对于水环境的景观作用没有必要的审视,而设计学领域对水体的物质属性和环境荷载意义也缺乏关注。本文通过杭州的水景观整治实践,提出“治水——利水——亲水”三位一体的水景观建设模式,该模式作为水景观理论与公众参与理论的整合应用,为创建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多方参与型城市规划程序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景观; 建成环境; 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 New Waterscape City Planning Based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bstract: Urban water is important to living quality in cities and is also focus in city planning.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urban water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fields: one is technology of water quality and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other is design of waterscape form, but lack of correlation. Landscape of Water environment is not enough scanned in urban environment evaluation, while physical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load is not paid attention to in design process. Through the waterscape redevelopment, the waterscape construction mode of control, conservancy and hydrophile is put forward. As an integration of the waterscape theor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t can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 reference for multi-participation city planning.
Key words: waterscape; built environ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1.滨水地域与都市复兴
自然水体历来是构成城市聚居环境的重要因素,历史悠久的著名大都市往往位于大川交汇或入海口处。水路的便利促使经济活动的频繁兴旺,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积淀给城市留下了许多历史人文遗产。中国的许多城市,初始都在江河地区萌芽、发展,沿着河道湖泊所蕴涵的丰富且充满活力的优美风景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优美景观的河川水域周边大都形成了巨大的工业地带和商业中心,随之带来的是水质污染。水体周围蔓延直立而起的是护岸建筑,正是因为这些排水防水构造的存在,人们与河川离得越来越远了。
中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急速转换和调整,各地都朝着后工业化城市努力建设。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重新重视河川及海岸沿岸的水滨地带的都市活力复兴。杭州市于2000年行政合并以来,多核心的都市形态已逐步形成,2002年提出了杭州城市形象重构的政策,旨在建设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在300万以上、且蕴涵丰富活力的大杭州城市圈,以西湖——京杭运河——钱塘江——西溪湿地为核心的水景体系正逐步形成。美丽、安全的城市空间,适于所有人居住的都市再生和经济、市民行动的活性化蓝图将得以展现。
2.水环境、滨水环境与水景观
城市水体,对城市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资源,同时水患等自然灾害也不断威胁人类的安全和繁荣。治水——利水——亲水作为人类针对水环境的3大主要措施,自然地反映了人对水环境的认知、思考和反馈[1]。为了维护水环境的治水和利水功能,人类采取的相应行动是治水行动和利水行动,而对于环境保护和亲水功能,人类采取的行动可合称为亲水行动。
日本建筑学会编写的《建筑和城市的水环境计画》对水环境的定义是:城市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被人类利用同时又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水体。水环境的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4种类型(表1)。
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相对于水环境大概念而言,滨水环境则更为具体和贴近,即人与水体相互接触的空间环境。作为水环境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空间的要素,体现出更强的场所内涵[2]。
在以往的工程学科研究当中,对于治水利水的理论和技术开发都有了大量的积累,近年来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亲水功能,特别是对于人类心理作用较强的亲水功能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设计学和规划学领域,从三方面整体考虑水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的基础性研究则显得不足[3]。
本文以滨水环境为研究对象,结合杭州市水景观整备的实践经验,提出一套从治水、利水、亲水整体出发的城市水景观整治及规划框架(图1)。
3.城市水环境调查与整备目标
3.1 杭州的水体资源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曾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图2)。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等占8%。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市区范围内江、河、溪、湖、库、塘、湿地、泉、渠、海齐全。以强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穿越市区,千年运河为骨干的北部水网地区,河塘密布,仅绕城公路之内有河流一百四十余条[4];西湖明珠镶嵌在城市中心;城市西部溪流纵横,并蕴藏丰富的优质泉水;蒋村、钱塘江沿岸保留着湿地景观;钱塘江南岸萧山以及下沙地区,自然河道与人工渠道相结合,形成水网系统。
在杭州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四大水体——西湖、钱塘江、运河以及西溪湿地均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而成今日之形貌[6],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3.2 杭州水景观整备目标
2003年杭州市政府提出“创造良好的水滨空间,安全的街道”建设概念,通过河川、都市、道路、住宅的四格局的横断联合,进行河道湖泊的整治;同时城市道路、桥梁、公园等基础设施也进行整备,周边地域一体化的城市建设体系得以创建。称为“天堂都市,我们的家”整备事业。
杭州的水体整治事业,以水体资源为基础,以“绿色技术的国际化都市”为主要概念。杭州的水景都市复兴构想,不仅仅是水体整治,河川下游两岸约100平方公里的道路、桥梁、停车场、公园等公共设施都将得到改善,这是一个旨在诱发民间活力,复兴杭州成为水景城市为目标的巨大工程体系。旨在使西湖、钱塘江、西溪湿地以及运河杭州段,四水共存,共衍共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体系(图3)。现在,整备事业刚刚开始,对于民间企业来说,魅力城市的基础建设正在开始,再开发等民间事业也将随之兴旺起来。
4 三位一体的综合设计
4.1 治水利水整备事业的措施
4.1.1河道的巩固与拓宽
河道两岸,战后修建的都是民间住宅。为了治水、防灾、卫生和防止污水,1980年开始10年的迁居事业,穿越市区的钱塘江所在地区,修建了很高的堤坝,主要是针对水下建筑断面的安全确保工作。在杭州老城区,河道整备事业和市区整备事业一体化举措,使得用地确保更为容易,堤防加高,拓宽河道,以此来实施修整计划。通过这些努力,创造了更多的舒适性空间,为新的水景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2 都市中心区的交通系统重构
水景都市事业当中,与治水对策的紧急课题同时产生的是中心部的综合交通系统建构,10座桥梁及公路高架路网整备,步行系统整备,交叉路口改良,以及停车场整备。此外,通行限制的重新规划,中心部的交通系统重构得以实施。该措施产生的结果是,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几率大大减小;中心街道的活力得到恢复;河道两岸以及西湖周围的步行活动得以促进,作为节日庆祝等市民活动的场所得到活化,空间的利用效率也得以提高。
同时,于2004年10月27日起,杭州现代系统性的水上交通的实施,使运河的航运功能得以复苏,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在市区运河主干道开设水上巴士的城市,在城市空间中起到生活导向及人流分散的作用。目前水上巴士运行距离全程有5.5公里,沿途投资1070万元建造了信义坊、西湖文化广场和运河文化广场3个停靠码头,后期还将连通钱塘江新区及西溪湿地,形成一个实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的水上交通体系。
4.2 亲水整备事业的措施
4.2.1西湖湖滨及南线景观整合工程
整合工程从湖滨路至南山路长桥公园一带展开,作为西湖湖滨及南线旅游的重点,连接着西湖北线与南线吴山广场和清河坊历史街区,并延伸至净慈寺和雷峰塔景区,承载杭州历史文脉与西湖自然景观的相互延续[5]。南线工程于2002年2月启动,同年10月开放,湖滨段于2003年6月启动,同年10月开放。沿湖岸线,通过拆除围栏、调整树木、引入水系,形成了以城市公园为枢纽,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图4)。具体整合措施如下:
(1)整合用地功能。西湖南线原有景区居住和事业单位用地混杂,杂乱无章和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像一道道遮挡湖景的“围墙”,使各个景点互不关联;而公园景点采取封闭式管理,也使得西湖南线的滨水空间景观平淡而封闭。通过调整部分不适当的功能用地,恢复了西湖南线在城市景观与城市生活上的联系,在恢复和强化周边历史景观的同时,创造新的景观特色区,并赋予其商业、文化、游乐功能。将周边道路、绿地、广场、雕塑、水景组成网络,形成顺畅的景观空间脉络,从而创造具有生动水景、丰富绿化、优美建筑空间、历史文化场所,真正实现具有特色的、免费对外开放的城市滨水大公园。
(2)修复特色文化。“水文化”是杭州城市发展和特色形成的基础,这里有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吴越两朝遗址,又有襟江带湖的风景优势和鱼米之乡的富庶民俗遗存,并有由汉之金牛出水、唐时开六井、吴越之钱王祠、宋之聚景园、明清之十大城门、钱塘十八景等历史演变过程所留下的十分丰富的遗迹等。但由于众多文化场景的逐渐落败,有些甚至已遭受破坏而不复存在,使得人们在这里很难再追寻到历史文化的踪迹。通过恢复景区内原有的许多历史景点和遗址,对外观破旧的有价值建筑物加以保护和重新修饰,增加新的文化景点,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西湖南线文化旅游景区。
(3)补偿生态环境。西湖南线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和单位众多,对环境的干扰强度过大;二是西湖南线南山路一带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而呈现过载状态,造成交通堵塞,并伴随着大量的汽车尾气和噪音的污染;三是植被品种少,多为防护性、隔离性植物,景观单调乏味,没有形成植物造景所应有的季相、色相搭配和丰富的绿化轮廓线;四是水质因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而受到严重的破坏。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居民及单位拆迁、修建西湖隧道隐化机动车交通、丰富绿化景观空间以及水体的定期更新等措施得以补偿。
(4)补充旅游设施。近年来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休憩和户外活动,由此对开放空间的关注也日益增长。滨水环境视野开阔,是旅游等户外活动的好场所。这些活动必将同商店、餐厅、茶馆、咖啡厅等购物休憩场所结合;有些地点还引入历史、文化等内容。在整合过程中,充实已有的西湖南线景区的公共设施,完善景区配套体系,增设各种符合现代旅游需要的开敞空间和休憩场所、雕塑装饰小品(图5)。同时借助旅游“黄金周”和“西湖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城市配套设施。
4.2.2 西湖西线景观的恢复
西湖西进以杨公堤的恢复为主线,以水域的扩展为突破口。根据风景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地形、植被、水体条件,规划将“西湖西进”用地划分为曲院风荷、丁家山、花港观鱼等六个组团,并以杨公堤为轴将此六个组团相串连。六个组团各具特色,又相互对比因借,自然分布于杨公堤两侧,为这一旅游主轴提供丰富的景观内容和历史文化内涵。在挖掘人文景观的同时,西湖西进工程将恢复大批历史景观,主要包括修复一系列名人故居,恢复明代杨孟瑛修筑的杨公堤,并对杨公堤上的桥梁——“里六桥”进行重新修建,以传统的民族风格结合市民休闲的需要作为设计概念,并对于桥梁的建设过程进行综合设计与管理。设计的特点在于,首期的三座桥设计通过市民意见的反映和评价,对后期的桥梁设计进行修正。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岸水滨建立的建筑物、周边环境、桥梁共存,形成了广大市民喜爱的地景和地标,为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知程度和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2.3西溪湿地的综合整治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样资源,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抗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不可抗拒的作用,被誉为大自然的肾。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演化以及人为干预,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渐遭损坏,原始景致日渐衰微,但目前西溪湿地仍是杭州最大的一块湿地,现有曲折河道100多公里,大小水塘11000多个,仅蒋村范围就有水面7000多亩,是杭州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调节器。对西溪湿地的综合整治工程从2003年9月开始实施,至2005年5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游客开放,完成了西溪湿地综合整治工程的第一步。
根据西溪湿地作为次生湿地、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的独特性,综合保护工程确定了环境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等六大原则。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就是减少湿地的人口负载和污染源。根据总体规划,保留了约100幢建筑,进行削层、整修后,粉墙黛瓦的朴拙民居静静地点缀在自然环境中(图6),总的建筑面积从20万平方米降至4.8万多平方米,容积率仅0.015。其它影响景观、建筑质量差、密度较高的农居,全部拆除。拆除建筑后留下的空地则恢复植被、补种植物。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污水纳管排放。
(2)尽可能保存西溪原貌。保留朝天暮漾、南渚湖等生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水面,延续其自身良好的生态系统。将部分封闭的小面积水体连通,以利于物种在较大环境里自由交流,吸引水鸟栖息;将鱼塘壁的坡度由陡坡改为缓坡,有利于湿生植物生长,为过往鸟类提供更丰富的食物。
(3)游步道的设计和施工。采用了不规则的石板或碎石铺路,中间不打混凝土,既能防滑、方便游人,又保护了典型地貌。清淤护岸时,用“贴”淤泥的办法来加固塘堤,用选用可以自然发芽的柳树桩巩固堤岸。
(4)保留西溪湿地范围内有50年以上历史的老建筑,适量恢复秋雪庵、烟水渔庄等重点文化遗迹,重现水乡渔火、龙舟竞渡等西溪民俗风情。通过陆续回迁部分世代居住在西溪湿地内农户,并组织农民耕种、养鱼等生产活动,保留 “活着”的农耕湿地文化的同时承担旅游展示和服务功能。
4.2.4 通用性设计的推进
通用性设计首先开始于人口统计学、立法、经济和社会领域,在20世纪改变着老年人和有残障人员的生活,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产品和环境的设计可以满足最大范围的使用者的要求,不需要去适应或提供特殊的设计”。直到现在,通用性设计的实践仍然集中在为老人和残障人员而进行的无障碍设计方面,包括产品、建筑、设施以及环境等的设计。在当今广泛提倡社会公平的时代,通用性设计的宗旨是为各种能力层次的人群提供平等的服务,这些人群不仅包括老人和残障人员,还包括小孩、病人、孕妇、以及语言的不适应人群等等。我们的城市环境设计,特别是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的服务对象不是某些特定群体,而是所有的以各种方式进入其中的人,他们均享有公平享用一切服务设施的权力。
杭州城市的综合设计管理,旨在提高公平性设计的水平,将市民引以为荣的地域意识与环境共享的概念联系起来。针对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试图在市民的城市建设意识当中,逐渐形成一种关注通用性设施建设的氛围。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都市,无论老年人、残疾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同样安心舒适地享受都市生活。为实现通用性设计而采取的努力正逐步运作起来。如在湖滨景区的整治过程中,设置了不同高度的饮水机(图7),既满足了正常人和小孩的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作轮椅的人的需求,同时,景区内的标识牌,均用中、英、日、韩四种文字进行说明(图8),以满足不同语言背景的人的理解,体现了通用性设计的社会公平的宗旨。
5 政府市民一体化多方参与行动
5.1政府主导的一体整备
政府主导的河道整治事业和民间主导的市街地再开发事业一体化进行,破除河道对城市空间的隔离,有效地活化两岸的空间,使得繁荣和亲水的水滨整备成为可能[7]。活化、美丽、开阔的开放空间——河畔与商业空间——街道的活化联系起来,民间事业者和地产商也积极配合,使整备事业高速发展。
河道原本是分隔城市的阻碍因素,现在变成城市的中轴,或者说是城市的舞台。捕捉到这样的设计概念,河道、道路、市街地整备运动一体化进程成为可能。通过它,河道的扩宽,交通系统的再建构,建筑物的综合设计等,与百万都市的建设,安全、繁荣的都市中心面貌建设成为一体。
杭州的水景事业,基于数十亿资金的河川和道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加上数倍的再开发建设和民间投资,这种政府市民一体化的城市建设正进行中[8]。
5.2市民共创水景都市
5.2.1 市民推进河川环境再生
自古以来,作为杭州市民掌上明珠的丰富水体资源,一直都牵动着杭州旅游经济的命脉,而建国后的40年间,即使把它称为杭州的污水道也言不为过。但是,沿岸居民的净化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共识,省市企业参加的全市净化运动不断得以开展。至今,水质的BOD指标达到了1mg/l的程度,百万都市的中心部横穿而过的河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文字记载中的清流中诞生的城市象征又回来了。
5.2.2 市民参与水景都市建设
杭州市民,从以上的环境问题改善的经验出发,对于水景建设的基本构想也积极参加。2008年实施的我的城市——杭州创意募集活动中,从小孩到老人广大市民提出了数百条建议,结果是,在规划阶段采纳了市民意见,建设期间不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市民的反馈,加深了本事业的地域理解。这成为政府、市民一体化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5.2.3 环境保全与环境教育
市民提出“希望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自然”。为了同时实现水环境整治、生态保全以及提高人居环境的舒适性,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建造了拥有水质净化机能的人工瀑布等设施;改变传统的混凝土护岸为水生动物共存的“空石构造”自然石护岸等等,创造出了杭州的水质保全以及良好的水滨环境。此外,有的设计方案还提出了新颖的设计理念:伴随河道拓宽,有效利用迁移建筑的遗留设施,在地下部分面对水体的墙壁上开窗用来观察鱼和其他生物的活动,根据钱塘江潮水起落,江水中淡水与海水盐分的分界面通过肉眼清晰可见,成为市民体验学习河道水环境相关知识的绝好场所。
参 考 文 献(References):
[1] Bulmer, D.. How can computer simulated visualization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facilitate bette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process[J].Online Planning Journal,2001, (11):1-43.
[2] GE,J., HOKAO, K.. Research o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local cities consider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personal residential referenc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 16(1):140-146.
[3] Wolfgang, F. E. P., Harvey, Z. R., Edward, T. W..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88:3-11
[4]范今朝, 汪波.运河杭州段功能的历史变迁及其对杭州城市发展的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9月:584-590
[5] 范须壮,连铭.重拾城市滨水区逝去的魅力[J].城市开发,2003, 16(1):36-39.
[6] 马时雍.杭州的水[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 1-9
[7] 赵秀敏,葛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4,(1):69-72.
[8] 朱海国, 吴兆申.提高杭州水环境保护和利用水平的构思[J].杭州科技,2004,1: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