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独乐寺的三绝与九最
发表日期:2009/2/20 10:09:07   阅读:1922次
                                                  陈红梅
    说起蓟县的独乐寺,它竟集古建、泥塑、壁画三绝于一身,拥有九个全国之最的桂冠,这无疑让人为之叹服。
  独乐寺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内,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为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独乐寺的第一个全国之最,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国家级4A级景区。
  古代建筑:独乐寺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由台基、屋身、瓦顶三部分组成。台基上有直径50厘米的木柱十二根,呈横四竖三排列,按宋朝李仲明的《营造法式》属“分心斗底槽”殿堂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该地盘类型的最早实例,这是独乐寺的第二个全国之最。山门的屋顶呈五条脊、四面坡,建筑学上称为庑殿顶,在古代建筑中,庑殿顶属于最高等级,只有宫殿庙宇中最尊贵的建筑物才使用庑殿顶,说明当时在重修独乐寺的时候等级是非常高的,独乐寺的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这是独乐寺的第三个全国之最。独乐寺山门正脊两端张口吞脊、长尾翘转向内的饰物,在古建中叫做鸱吻,这对鸱吻是我国保存在建筑屋顶上年代最早的鸱吻,这是独乐寺的第四个全国之最。山门的檐角出檐平缓深远,如大鹏展翅,如意如飞,给人一种升腾飞跃之美,出檐深远主要靠斗拱支撑,在山门外檐补间斗拱和转角斗拱外出正面的第三层,还出现了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直枓和斜拱实例,这是独乐寺的第五个全国之最。
  走出山门,正前方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也是独乐寺的核心景观——观音阁,观音阁通高23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这是独乐寺的第六个全国之最。从外表看,大阁为上下两层,实为三层,中间夹一平座暗层,在暗层中,内圈柱间使用斜撑柱、夹泥墙做法,内外圈柱间施以斜戗柱,加强了整体结构的刚度,达到实用与功能的统一。观音阁的暗层是我国最古老的结构层,这是独乐寺的第七个全国之最。观音阁的几个檐角出檐深远,最远处长达5.2米,主要靠斗拱支撑,观音阁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共使用了24种、152朵斗拱,它粗壮硕大的斗拱,如翼的出檐,阁顶和缓的坡度,以及古朴壮观的建筑风格,无不让我们现代人为之叹服。
  走进观音阁,它的内部结构更是独特,由于在观音阁内要塑一个高16米的泥塑观音像,在内部配置了长方形井口、六角形井口和八角形的斗八藻井,这样不同形式的井口配置,不仅使建筑物更加稳定和协调,同时也起到了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特别是上顶斗八藻井的配置,为我国最早的“斗八藻井”实例。这是独乐寺的第八个全国之最。观音阁正是由于设计的独具匠心,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和28次地震的破坏,仍屹立于京东大地之上,这无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辽代泥塑:立于山门前两稍间的两尊辽代彩色泥塑金刚力士(俗称“哼、哈”二将)站像,均为上身袒露,肌肉隆起,下身着裙,右手握剑,赤足站立,两尊塑像均高4.5米,由于塑像身材高大,气势威严,加之身体前倾近20度,居高临下,虎视眈眈,令人生畏,上下肢体凸现出的肌肉,显示出浑身都是力量,给人一种威猛的武士形象。上世纪80年代,相声大师侯宝林来独乐寺参观时,高度评价这两尊塑像,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不但塑出了骨骼,而且塑出了肌肉,是形神兼备的艺术佳作。
  观音阁内的十一面观音像高16.08米,居高临下,威严壮观,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彩色泥塑站像。这是独乐寺的第九个全国之最。观音像身姿优美,仪态端庄,历千载而傲然屹立,实为稀世珍品,因其头上还有十个小头像,所以又称十一面观音。观音本面弯眉直鼻,目视远方,嘴角微微上翘,面部、胸部、手均敷金色,给人一种肃穆慈祥之感。整个观音塑像微向前倾斜,右臂上举,左臂下垂,手作“接引”状,居高临下,威严壮观。
  观音像前边有两尊高约3.2米、随时听遣的胁侍菩萨像,她们与主像形成巨大反差,更加突出主像的威严与高大。两位胁侍衣着华丽,表情温恭,脚作“稍息”状,头、身、足呈现一条优美的“S”形曲线。她们步履轻盈,婀娜多姿,宛若两个柔情似水的少女,生动活泼,亲切感人。
  山门的两尊金刚力士,观音阁内的十一面观音及两侧的胁侍菩萨,这五尊塑像均为独乐寺保存完好的辽代泥塑。塑像优美的身姿,生动的表情和协调的服饰,承袭了唐代风格,又具有辽代早期的佛教艺术特征,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精品佳作。
    元代壁画:观音阁壁画是独乐寺壁画的主体,为元代绘制,明代重描,分布在大阁下层四壁,通栏满布墙面,高3.15米,全长45.35米,总面积142.85平方米。这组壁画原来被一层厚达1厘米的白灰皮覆盖,1972年修整观音阁时偶然发现,立时引起文物界、美术考古等多方面的关注,当年即被揭出,使此隐没了二百多年的艺术瑰宝重现于世。壁画的制法,是用细砂土、稻草、麻和泥抹墙面,压平后刷白粉绘制。由于使用了红、白、绿、紫、蓝、黄、粉、黑等多种色调的矿物质颜料,画面至今色泽艳丽,保存基本完好。壁画以佛教十六罗汉和两明王为主题,间以佛教有关的神话故事、世俗题材和重修信士像,构成一组组各有独立内容,但又彼此相连的巨幅画卷。罗汉像依次分布在东、西、北三壁,皆有姓名、住址和赞语,记录了各罗汉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些已难以认清。壁画的表现形式和构图方法十分罕见,是研究佛教历史、古代绘画的珍贵实物。不仅为独乐寺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还为历史、艺术、宗教等各个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笔珍贵资料。
    现今的独乐寺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谱写下一个世纪的华章。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