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刘家琨 性别:男 生日:1956年 最高学历:大学 毕业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从业时间:1982 现任职称: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所在单位:成都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要建筑作品:
西藏那曲群众艺术中心 新疆塔里木石油文化中心 成都喜来登酒店(天府国际交流中心) 成都市艺术中心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设计 顺兴老茶馆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MOTOROLA成都软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群星美术学校 丹鸿工作室 罗中立工作室 犀苑休闲营地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 何多苓工作室
个人建筑观: 我的工作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对我而言,无论它们的形态如何不同,其方法论是一致的,即如何直面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最终都成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好的设计就是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利用。
简历: 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97年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师 1997年至今 成都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总建筑师
曾参加的主要展览:
1998 "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北京
2000 "中国房子/建造五人文献展",顶层画廊,中国上海
2000 "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1 "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AEDES画廊,德国柏林
2002 "土木回家",中国上海
刘家琨:文坛中小有名气的青年建筑师(人物期刊 2002下半年)
青年建筑师刘家琨在建筑界里开始引人注目是在1994年,那年他设计建造了他的成名作罗中立工作室,随后设计的艺术家工作室系列等作品,更使他成为国内建筑师里的佼佼者,然而在此之前,刘家琨因创作并发表了数篇小说而在文坛小有名气,他甚至一度离开设计院成为一名专职作家。
对于成都文化圈里的朋友来说,在设计院工作的刘家琨是个小有名气的小说家,相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刘家琨在建筑上却是晚熟。
1956年刘家琨出生在四川成都,他的父母是当地较有名气的医生。小时候刘家琨喜欢画画。并且正规的学习了一段时间。中学毕业后刘家琨下乡来到农村,经过一段百无聊赖的时光后,他已知青为题材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因为想画画,刘家琨在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时,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上学之后,刘家琨发现在建筑系画画离美术太远,很快,他就对建筑失去了兴趣,转而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刘家琨被分配到成都建筑设计院。尽管他先后在西藏和新疆做了两个工程,到那时,他主要的兴趣还是文学创作。80年代刘家琨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成为四川小有名气的小说家。
1994年,刘家琨为画家罗中立设计建造了工作室,这成了他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建筑作品。罗中立工作室在当时建筑系引起了反响,刘家琨也从中体会到建筑真正内涵,他放弃了写作,开始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
1995年刘家琨为画家何多苓设计的工作室在建成之后,成为他的“艺术家工作室”系列中的代表作。在这座建筑里,刘家琨设计的路径都是围绕着天井,人们可以通过天井感受到世纪更迭的变化和不同节气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刘家琨的设计中最有机峰的是一条坡道串越天井,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戏曲性效果和非日常的空间视角,迷宫化的空间和线路,由于观察角度的陡变,而顿时变得清晰。
刘家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而获得更高的艺术品质的所谓“低技策略”,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建造上体现得较为明显。他让毫无经验的农民施工队,用清水混凝土建出一块冷峻的巨石型建筑,并在墙体上保留着建造的痕迹。对刘家琨而言,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建筑方法的问题,而且是美学和精神品质的问题。
刘家琨在设计这个建筑时最具戏剧性的处理就是一条坡道由竹林中升起,从树丛中临空穿越并引向半空的入口。在坡道的下面是象片佛教的莲花池,而整座建筑在河滩野地上更有一种遗迹的意象。
在刘家琨84年发表的小说《高地》中,他描写了一个古碑中神秘的方形印象图案,对它的理解其实也是对人与自然和世界关系的破解。书中这个原型被运用到何多苓工作室的基本构成上,面对这个四四方方,稳定严谨的结构,建筑师将如何破解?刘家琨在小说创作中,有时会对完整的结构进行刻意的颠覆和破坏。在何多苓工作室里,当一条坡道粗暴地穿越开井时,它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和非日常的空间视角,迷宫化的空间和线路由于观察角度的突变而顿时变得清晰,使人明白刚才身在何处。
在整个建筑里,刘家琨设计的路径都是围绕着天井,可以通过天井感受到四季更迭的变化,和不同节气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在刘家琨的作品中明显地感觉到他对空间效果和体验的预设,而这种感受似乎总能在他的小说里得到印证。
西藏那曲群众艺术中心 新疆塔里木石油文化中心 成都喜来登酒店(天府国际交流中心) 成都市艺术中心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设计 顺兴老茶馆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MOTOROLA成都软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群星美术学校 丹鸿工作室 罗中立工作室 犀苑休闲营地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 何多苓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