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刚,男,1973年12月出生,汉族,1992年至1997年在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7年参加工作。 2005年创立“米丈建筑”设计师事务所,一级注册建筑师,曾任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城市取样1×1”策划人,曾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上海市勘察设计一等奖、首届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金奖、“上海新长征突击手”、华东院“中青年精英奖”、现代设计集团“建筑原创设计金奖”等,2003年获得法国政府“1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项目资助,赴法进修一年。 主要作品目录: 上海大学体育中心 全国农业展览馆会议展览中心设计竞赛 四川广电中心 东上海花园概念设计 上海科学会堂新楼 上海市标准书报亭设计竞赛 西安高科广场 重庆有线电视大厦全国设计竞赛 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办公楼 全国农业展览馆会议展览中心 四川省广电中心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个人建筑观:
个性建筑 中国的现代建筑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是无太多个性可言的。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建筑师或设计体制的个性缺乏。传统的工作模式,工厂化、产品化的组织方法,使我们的建筑在生出来之前,就搞不清自己的血缘和性别了。所幸,现在的年轻建筑师们(并非只是指年龄上的限定)正面对着一个迈向多元化时代的门槛,跨过去,我们的生存方式就必须摒弃千篇一律的戒条,因为生存决定了一条路不会容纳太多的人走,但光明的彼岸却只有一个,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脚来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个性是基于相同条件下的不同认知。建筑的表达也是在相同限定条件下,不同创作者的灵感、心境和创作手法决定的。对于大众的尊重,更多的是表达在对于不同个体的独立解决方式上。
艺术建筑 从开始学建筑起,我们就在讨论关于建筑是技术或艺术的命题。我们认同于建筑的技术属性,但更加追求建筑的艺术表达。当建筑满足技术的要求以后,艺术就成为建筑的最佳提升方式。在普通的层面上,建筑是一种技术的表达,在更高的层次上,我确信,建筑由一种艺术的语素构成。当我们聆听一幢好的建筑时,能感受得到如同看一幅画,颂一首歌般超越文化和语言的心灵震撼。我们会为一首哀怨的乐曲、一个动人的场景哭泣,同样,也会为那一缕透过窗户的阳光、那一道道肃穆的墙而动情。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手法诉说建筑,而建筑也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述说历史,和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们。
原创建筑 原创对于建筑来说就是生命。这里的生命并非建筑的存在周期,而是建筑在城市中的生存表达。原创更多的是关系到建筑师尊严的一种创作态度。古谚有云:“首先做一件事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做的是地才;第三个做的就是蠢才了。”在这个拷贝、克隆风靡的时代,我们在滚滚的建设浪潮中,以自己的创造力为代价,建造起了一个个拼贴的、片段化的“布景建筑”,它们曾出现于某个异乡的城市街头,由于某某人的喜好,我们就用了。这时,我们就亲手割断了我们的文化脐带,我们及我们的子孙都迷失于这大同的世界中。但我仍然期待,我们的城市能够充满更多的值得回味的印记。至少它真正属于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时代,更来自于我们的文化,来自于我们曾经用心的思考。
取样在主流建筑话语之外(东方早报2004.11)
不愿埋头拉车的卢志刚 “城市取样1×1”的主要策划者为卢志刚,华东建筑设计院的一位青年建筑设计师,与中国大多数建筑师成长的路径一样,1973年出生的卢志刚在重庆读完大学后,随即被分配进了华东建筑设计院。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不出意外的话,在今后六十年或七十年的建筑生涯中,卢志刚将像前辈一样,先画几年的流程图,再做几年的工程设计助理,然后当上建筑设计师,最后完成“大院”中的一个“科层化”社会人的生活。 忙碌本来是他们这一阶段的青年建筑设计者的一种常态。然而,促使卢志刚他们萌生“城市取样”这一想法,首先是因为有了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去年,卢志刚获得法国政府“10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项目资助,赴法进修一年,在此期间,形成了“城市取样1×1”的初衷。卢志刚做建筑已经7年,“在这并不短暂的经历中,累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有了很多的困惑,”并总觉得“埋头拉车”的做法需要反思。 实际上,他认为这也可能是,中国建筑师现在集体面对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日夜努力地工作,而我们的城市不是我们所期待和设想的样子,而且变得连我们生活其间的人都觉得越来越陌生。 “目前的这种循环正在吞噬着中国建筑师的热情。而停下来一段时间,做一些思考和总结的工作是必要的。”卢志刚说,“我们整天都在和实际的项目打交道,往往忽略了建筑在整体城市环境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就是做建筑该有一个怎样的‘城市观’,还有,比如建筑应该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还是要从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等等,都需要反思。” “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尺度,从局部入手,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来思考,可能对我们探索今后的设计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于是就萌发了这样一个概念—————在一个具体的尺度空间内考察建筑和城市的发展问题。”他说。 卢志刚表示,这个活动的另一个目的也是唤醒公众对自己居住的建筑与生活空间的关注。据他介绍,“城市取样1×1”在巴黎展出时设了留言簿,巴黎人的参与热情之高是他始料未及的。其中有一个参观者看到取样中的北京西单区域大变样后,痛心疾首地表示“建筑商应该发发慈悲心怀,保留下北京的古老记忆”。这给他们印象特别深刻,卢志刚表示,“这个活动就像一个文本,它的文化及社会影响力有些是现在还无法看到的,从柏林到上海,从北京到巴黎,它正在被公众广泛地阅读。”
主要作品目录: 上海大学体育中心 全国农业展览馆会议展览中心设计竞赛 四川广电中心 东上海花园概念设计 上海科学会堂新楼 上海市标准书报亭设计竞赛 西安高科广场 重庆有线电视大厦全国设计竞赛 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办公楼 全国农业展览馆会议展览中心 四川省广电中心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