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特殊性的三城三河——常州淹城遗址考 |
发表日期:2009/2/20 15:49:08 阅读:3251次 |
邱正锋 三道环城墙依然高耸,三道城河则碧水荡漾,陆地上到处是松柏葱郁,柳竹掩映,人置此,宛如进入远离凡尘的世外桃园,在这里,时光仿佛停滞在了两千多年,所有的一切都静止着,平淡之中又充满着大自然宁静和谐的气氛。这就是被专家称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州淹城遗址。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南门外约7公里武进区湖塘桥西,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为古老、完整的地面城池。据专家鉴定,似这样气势壮观、深池高墙的三套城河建筑形制,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其子、内、外三城周长分别为一、三、五华里,与《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记载相吻。淹城水陆面积约67公顷,其中耕地约占47公顷。城有三重,分别为外城、内城、子城,城河亦有三围,仅三道护城河掘土就达70多万立方米。外城为一不规则圆形,周长2580米,东西对径800余米,南北直径750米左右;城墙残高10米左右,宽25~50米不等,城外护城河一般宽40~50米,最宽处约有80米,深3米多。内城呈方形,处于外城内部的东北面,周长半于外城,达1252米,高10.5米、宽20米左右,高于外城。子城即王城,又称为"紫罗城",在内城中部偏北,也呈方形,周长457米,高约11米,宽约7~10米。三城各有一门出入,外城的出口在西部偏北,俗称"城门口";内城出入口在西部偏南,俗称"摇铃城";子城出入口在南部。三城之外各有护城河环绕。河水深且清澈,长年不干,三条城河,互不通流。中城西面与外城之间有三个土墩排列着,南北两墩均高约10米左右,中间一墩较矮,分别俗称为头墩、肚墩、脚墩,相传为奄王杀其女分葬处。中城东面与外城之间,又有一墩,广10亩,残高5米,称磨盘墩。城外四周原有200多座大小不等的土墩,现存78座,大都集中在城东和城西,经调查均属土墩墓。城内还有淹君殿、跑马岗、甘露城、玉井、摇铃钟声、龙泉等古景点。除城墙及地面由于历年耕作,水土流失,使城墙比从前低矮约3至5米,城池保护较好,水质未受污染。 早在汉代,对淹城就有文字记载,但人们真正对淹城价值的认识还是这70年。1935年,著名考古学家张凤博士考察淹城,揭开了这座历史谜城的面纱。经实地调查,确认淹城为一处古代居民活动遗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958年以来,共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件,大多为几何印纹硬陶器(坛、罐、钵、瓮等),原始青瓷器(豆、碗、簋、鼎等),青铜器(七件套编钟、牺兽头三轮盘、牺绮、鼎、尊、刀、剑、箭镞等),独木舟4只,经碳14测定,距今约3000年,其中最大的一只长11米,宽0.9米,珍藏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几年前发现还有1只独木舟存于外城河底)。这批成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内涵,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轰动。这之后,对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断,1986年,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首次对淹城遗址进行了为期6年的的考古发掘,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淹城为何方人士所居?这个问题目前考古界尚无定论。一般学者认为常武地区在春秋吴国时称延陵,春秋晚期为吴王梦寿四子季札的食邑。季札因不满阖闾刺杀王僚篡位,立誓“终身不入吴”,遂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掘河筑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起了一个“独立王国”,名之“淹城”,以示淹留至死之意。但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只有国都才有三道河套三座城的形制,连孔子都曾向其习礼的“天下至德第三人”季子,恐怕做不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另外,“天下第一舟”碳14测定距今3000年,在季子前500年就有了。如季子筑淹城,为何却葬于江阴呢?又有人认为,淹城分三阶段筑成,子城是吴为囚越质而筑;内城为汉建毗陵县治:外城乃隋末沈法兴称王扩建。但1986年至1991年南京博物馆5次考古都断定,整个淹城都是一次性堆土筑成的。另外,淹城如为季子或吴人所建,外城门理应朝东,但它偏偏面向西北,这也是有疑问的。 通过对季子筑城的质疑,另一种说法也开始被人们关注。那就是认为淹城是商代旧属国奄国国君于西周早期所建。东汉袁康在《越绝书(吴地传)》中写道:“吴地有奄君城是也。其城三重,周广十五里,壕堑深阔……毗陵县南城,故古奄君地也。东南大冢,奄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奄君,赢姓,是商前奄国(今山水曲阜旧城东)的国君。周武王克纣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为诸侯,三分商地,命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监管,称“三监”。两年后武王病逝,子成王继位,周公摄政。武庚趁成王年幼、三监与周公不和等有利时机,联合奄、徐、熊等旧属国和徐夷、淮夷等东方部落起兵反周。周公作《大诰》“内弭父兄,外抚诸侯”,亲自率军东征,杀武庚、管叔,流蔡叔、霍叔,灭奄等十七国,将商遗民强制迁徙到洛水北岸,筑成周城(今洛阳东30里),由商移民中挑选兵土组成成周八师看管,才平息了叛乱。而奄国的叛军在武庚死后并未被周公俘往洛阳,而是离开故地,辗转逃到常州,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仿制旧商都建筑形制筑奄城与周朝分庭抗礼,实际在常州建立了新奄国,而且将城门开在面向故国的西北,似有卷土重来之想。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虽然有一些证据,但尚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其他如军事城堡说、囚虏说等也存争议。 无论专家争论结果如何,淹城3000多年的筑城历史是不容置疑的。如此珍贵的历史遗迹能完整保存到今天,是研究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城市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更是为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加了绝好的注释。但就这样一处国宝却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目前,常州已将这一国内外罕见的古老地面城池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将淹城城内128户居民全部迁至城外,拆除了影响环境、破坏原始生态的建筑,并已经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丹青在对常州淹城遗址实地考察后认为:“淹城遗址是目前我国最有希望申报成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遗址。” (作者单位:扬州市市政建设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