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华的文化自觉 |
发表日期:2009/2/25 10:59:26 阅读:2704次 |
黄俊生 金华地处浙江省中部,从公元前222年(秦王政25年)建会稽郡乌伤县算起,至今已有2229年历史,史家称金华乃“南扼括苍,西控赣湘,北唇严杭,东屏台绍。为浙江之心,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沉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完好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古城文脉的古子城遗存;这里有因李清照题咏“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而闻名天下的八咏楼;这里有国家一级文物陆游所书的智者寺碑;这里有在全国建筑规模最大、艺术品最丰富的太平天国侍王府;这里有代表着浙中民居风格的诸葛长乐村、芝堰村等古建筑群;这里人文荟萃,名家迭出,从古代的骆宾王、张志和、李渔到近现代的黄宾虹、何炳松、陈望道、冯雪峰、吴晗、艾青、施光南等等。在我刷新了的记忆中,不再是金华火腿、东阳雕刻、横店影视城这些粗浅的概念,而是戴着“国家级”头衔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历史文化名村4处、风景名胜区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4处以及枚不胜举的省市县级文化遗存的鲜活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在与金华的地方官员、文化同仁、平头百姓的交谈中,注意到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 “创建名城”,并且还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办公室”,当时心下诧异: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堆积极其厚实的地方,其历史文化何需去“创建”?而当我了解到金华在名城创建过程中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曲曲折折后,脑子里立刻跳出一个词:“文化自觉”,这是金华人的文化自觉! 作为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金华,曾经与其他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两难选择。当西湖周边一夜之间矗立起幢幢高楼的时候,不是有人惊呼: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陨落了吗?当福建三坊七巷遭遇建设性毁坏、当河南安阳历史街区被一条公路穿城而过、当浙江定海古城受到大面积拆毁、当全国1800个县(市)19000个镇20万个行政村中的古村落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不是有如冯骥才、阮仪三这些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竭尽全力挽留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吗!历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过去的过去、今天的今天、将来的将来,城市建筑空间语汇都会无声地记载着这种历史渊源,在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中传承着我们先辈们的智慧与适应自然、顺应时事的空间构筑能力。对于这种历史符号,是珍惜,是放弃?如何才是我们正确地善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科学方法?12年前,金华人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在快速推进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寻求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于是,就有了金华市委、市政府“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的十八字方针,有了由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编制的《金华古城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地方法规,有了1.3亿元名城保护的财政投入,有了名人故居如黄宾虹故居、邵飘萍故居、“何氏三杰”陈列馆的修复、迁建和充实,有了我叹为观止的“民间故宫”东阳卢宅以及永康厚吴古村、义乌佛堂古镇、兰溪诸葛长乐村和芝堰村等保存完好的浙派、婺派代表性古建筑群,有了“塘只增不减,树只种不砍,文物只修不毁”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杜宅村…… 我曾经与金华市名城创建办主任、市文物局局长方竟成有过一番交谈,他告诉我,十年前,金华城区大兴土木,大搞城市建设,在南朝古建筑群集中的地方八咏路旁的墙上写满了“拆”字。国内著名专家郑孝燮、朱自煊等看到,立即提出:历史文化建筑的周边环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历史的文脉,拆不得!当天晚上,金华市委、市政府就召开紧急会议,将“拆”字改成“保”字。这一字之改,将38处历史建筑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去年盛夏,金华市委、市政府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寻找城市记忆”活动,书记、市长亲自深入古子城历史文化区,纠正旧城改造中的失误,解决名城保护中的难题,使一些悬而未决的难点问题迎刃而解。在这次的“寻找城市记忆”的活动中,又发现和确认了明代城墙遗存、南宋右相叶衡的有关文物、多处明代末年建筑、酒坊巷抗战历史地段。文物工作者和志愿者普查中发现油漆厂的仓库乃报业巨子邵飘萍的故居,油漆厂闻知后,二话没说,三天就将仓库腾空,交给文物部门建新闻博物馆。与梁启超齐名、被誉为中国史学界奠基人何炳松的亲属和后人,在大洋彼岸闻知家乡如此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决定捐赠300多件何炳松文物、字画、瓷器和其弟何炳棣的部分手稿,如今,这些珍贵文物就陈列在新迁建的“何氏三杰”陈列馆内,供游人观赏。 这样的事例,我在金华听到很多很多。我在想,当一个地区行政长官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并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时,这个地区“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人12年的苦心创建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国务院在批复中称:“金华市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古城格局基本完整,传统文化特色突出。”然而,金华人似乎并没有在荣誉面前止步。就在国务院批复下达不久,金华市委书记徐止平带着一班人检查文物保护工作,现场破解矛盾和难题。徐止平说,片面追求经济增速,不可能造就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只有抓住了一个城市符合人性本质的优势特色加以培育发展,才会给这个城市的居民带来持续的、根本的利益。就在这次“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考察中,水门城墙遗址、天宁寺等周边已出让的土地被收回,重新调整了规划红线,人们对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协调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明确。 “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重要学术贡献,是他毕生从事文化思考和研究的升华与结晶。就是这位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科学老人,当年在考察金华时说:“在解决城市建设中新老矛盾,彼此协调,金华走在了全国前面”。如今,当我走进金华,品读金华人的文化自觉精神时,重温老人的这番话,感受尤为深刻。 (作者系《江海晚报》社专副刊中心主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