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当前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个问题
发表日期:2009/2/24 16:54:26   阅读:2472次
                                   国家名城委专家委员  赵金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名城委发出了《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展民族文化复兴工程的通知》,并号召全国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名城的保护工作给予大力帮助和扶持,这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倡议,结合自己的工作,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名城保护的现状
  1、一些名城领导者,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形势下,对名城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不足;对于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的严重威胁和冲击,缺乏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
  2、经济发展滞后,旧城改造步子慢,客观上减缓对古城和各类文化遗产的破坏力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它们“幸存者”相对要多一些。但对本地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不够。
  3、由于资金短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少,维护管理工作的力度小,步子慢,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和维修。名城及其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欠账多,某些地段显得破败。
  4、技术人才缺乏,名城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如永登县连城镇的鲁吐司衙门古建群、壁画、雕塑的维护中存在的弊端,泾川县西王母宫石雕维修,远不如原物等,有的名城虽然有保护规划,但执行不力。
  5、一批有历史价值的古村镇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缺乏保护规划,古村镇的整体风貌保护不够,村容村貌破旧,名村名镇在保护建设和发展方面,思路狭窄,缺少章法。
  二、当前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1、警惕“欧陆风”和贪大求洋之风,对名城风貌的破坏。
  当前,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改变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缺失特色的状况。特别是不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根源,不尊重城市的地域特点,到处刮“欧陆风”,出现了许多让欧洲人见笑的“欧式建筑”;有的脱离实际搞大广场,宽马路、建巨厦。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存在“仿古一条街”,而且出现了所谓的“欧式建筑一条街”。把各种流派的东西堆砌在一起,追求形式上的怪异,却很少研究它与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关系,导致了名城的民族传统、地域特色不断失落,严重破坏了名城固有的城市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风貌,使名城固有的城市特色受到冲击和破坏。 
    许多专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基础设施、经济运行、行为方式确实呈现出日趋雷同,只有城市文化保持各自独特的面貌,才能从根本上传承名城的历史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更是历史名城的灵魂。失去记忆的城市不是成功的城市。
    文化特征是名城发展的重要资源,尽管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名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建设一个和谐繁荣并富有独特人文个性的城市应该是共同的,长远的目标。任震英师大生前曾多次呼吁“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处于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城的文化和地域特征,保护名城的风貌特色。使自己立足于历史文化名城之林!
    2、在接受外援时,要提防对本土文化的误伤和损害。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偏远地区保有一批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资源是其他地区没有的,是文化瑰宝,要切实加以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形成名城的品牌形象。在名城文化建设方面,应坚持开放,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吸收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在接纳外来资金援助时,特别提防有意无意地损伤民族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原真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实,敦煌市在接受日本援建的《敦煌石窟陈列馆和研究中心》项目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坚持在总体规划上“三易其址”,使工程远离莫高窟、远离窟前区林带、越过宕泉家何面隐身于地下和半地下。有力地保护了莫高窟及其文化环境的完整性。在建筑设计上,精心推敲,运用了汉阙、梭形柱及斗拱等民族传统建筑的符号、元素,其主要出入口又与莫高窟九层楼、石窟群遥相呼应。唤起人们对汉唐文化的回忆。这一工程受到海内外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专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实行更加开放政策的中国,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在多元文化中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走建设有民族地域特色文化的道路。对于经济发展滞缓、资金缺乏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名城而言,绝不能“人穷志短”,以损伤文化遗产为代价换取外援。应当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
    3、坚持保护规划,防止“文化孤岛”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名城中,不少历史建筑,文化遗址周边环境不断遭到蚕食。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辉煌,在现代依然珍贵的古遗址、古建筑群,被高楼大厦压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成为“文化孤岛”。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肉夹馍”。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名城,应当通过保护规划、城市设计和严格的管理,及早防止和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解救出来。
    4、要重视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
  据统计,在我国60多万个村落中,经过开发的“大洗礼”已失去历史文化特征,剩下的古村落只有5000-8000个,而且这些古村落也危在旦夕之中。
    为了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抢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分别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评选命名了三批15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古镇、古村落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村落共同体从来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策源地。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深厚,历史十分悠久,它的产生与村落社会和各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前,应当对古村镇进行考察、论证,确定其文化价值,提出保护的措施,抢救和保护具有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同时要做好抢救保护规划。
    如果从历史长河和地域空间上分析历史村镇与名城产生发展的关系,作者认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与名城是一个地域文化生态群落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从保护名城文化生态环境全局出发,来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重视保护古村镇。
    三、关于支援工作的几点建议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随着经济全球趋势和现代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严峻形势,以及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个《通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是指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名城委审时度势,在2006年11月11同发出了《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展民族文化复兴工程的通知》。并且提出了“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开展帮扶活动”的倡议,十分适时。
    l、自选对象,结成帮扶对子
    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名城进行扶持。在这方面名城西安带了个好头,在2006年7月西北地区第七次年会上,向青海省同仁县伸出了援助之手,据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名城也正在酝酿类似活动。
    2、对口进行技术支援
    从帮助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名城完善和编制保护规划,到具体保护项目上予以具体指导,使名城规划、建设与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同时通过技术帮扶过程也帮为地方培养一部分人才。据报道:江苏省建设厅认真组织四家规划设计单位,高水平地为雪域高原名城拉萨编制城市规划,有力地支持了拉萨城市规划和名城保护工作。江苏省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3、开展“舆论支持”
    国家名城委和各大区招集城市牵头,有准备有重点地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名城开会,在名城的领导层,市民和社会各界起到巨大的“舆论支持”作用。西北地区名城委召集城市倡导,先后在甘肃省天水市、青海省同仁县等城市召开年会,对这些名城的保护工作支持很大,进一步造成了人人关心名城保护,大家热爱民族文化的氛围和工作环境。
    多年来,《中国名城》杂志、《名城报》一直在关注着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名城的保护工作,及时报导这些地区名城保护工作成绩和困难,二十春秋勤耕耘,苦为名城鼓与呼。一报一刊和全国各种新闻媒体这种长期的舆论支持人所共知,功不可没。
    4、借力“名人效应”,请知名专家当高参
    国家名城委和当地政府邀请资深专家,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战略性策划和指导,仅我工作中所了解的任震英、郑孝燮、罗哲文、吴良镛、邹德慈、赵士修、王景慧、董鉴泓、阮仪三等先生,曾多次来甘肃指导名城保护工作。为敦煌、张掖、武威、天水、酒泉等名城保护出谋划策。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多次来甘肃指导张掖市名城保护工作,为保护张掖古城风貌,维护以西夏建筑大佛殿为代表的大佛寺古建筑群做出了贡献。在原全国政协委员郑孝燮老先生等专家和政协委员的坚持声援下,国家名城武威市白塔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如今白塔寺规模初具,百座白塔恢复了“凉州会谈”时的雄姿,西藏归属祖国大家庭的历史见证地重放异彩。罗哲文先生为天下雄关嘉峪关和甘肃境内的历代长城遗址的保护奔走呼号,为保护长城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留下的赞叹长城雄关的长联,至今还在激励着甘肃人民爱我中华,爱我雄关,护我长城的豪情壮举。
    我深信,在全国名城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