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养护与增强个性: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重点
发表日期:2009/2/25 11:05:44   阅读:4156次

                                                 方竟成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独特的元素,通常表现在它的地形、树林、水流、气候、果实的自然特征和它的建城史、文明痕迹、历史建筑、人文空间的文化品质。土耳其诗人讷乔姆•希克的名句:“人的一生总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最重要的在于保护和保持一个城市的可识别性,保护和保持那永不忘怀的母亲面孔般的格局、街区和建筑。
  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金华于2007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成绩凝聚着无数金华人的心血。金华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具有2228年建城史(公元前222年置扬州郡乌伤县),16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金华火腿及婺剧久负盛名,穿城而过的婺江,联系黄大仙的传说、南宋金华学派、李清照《题八咏楼》以及太平天国侍王府、海峡两岸唯一幸存的同胞共同抗日遗址等等独特的文化元素。然而,金华有它的“硬伤”与“软伤”,甚至在城市开发与文脉延续的较量之中,丢掉了不少赖以识别金华的历史信息与坐标,教训是深刻的,指责是中肯的,反思是必要的,对策是必须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保护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任务重、工作量大。今后要重点围绕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考评组提出的“名城规划、历史街区、重点文物、加强管理”四个方面,立足长远,保护、研究、挖掘、弘扬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城市的历史厚度、文化特色和品位,强化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竞争软实力。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做好。
  加强名城规划,增强城市的文化识别。名城保护要靠名城规划引领,首先要把名城规划做好,从长远谋划,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进行。名城规划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加以修改,做好与修编中的金华城市总规的衔接工作。城市文脉价值的认识关键在于识别,年代近与远的识别、个性显与淡的识别、价值轻与重的识别、环境与周边优与劣的识别等等。而这些识别来自洞察力和分析力。一座城市不可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也不能不改造、不建筑、不拓展,历史建筑和遗存也不可能一动不动。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要为在可识别处,力保一座城市的可识别性。杭州的西湖与南宋,上海的海派与近代,西安的唐韵与古都,景德镇的明清与官窑,分别构成了这些名城的可识别性。标志性的历史、人物、细节、建筑和自然形态,往往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最大值所在,是一座城市名城保护与利用的出发点和目标。
  金华名城的可识别性,至少深刻积淀在如下九个方面。
    由此可见,金华历史文化遗产非常深厚,物质与非物质、区域与广泛意义、军事与文化、名作与名人、山水与人文,等等交融交织在一起,其中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浙江之心战略地位,南宋金华学派、密集的名人群体、太平天国与抗战遗存尤为突显。无疑,这是金华的文化价值最突出之处,是金华区别于其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魅力之处,也是需要精心养护和增强的重点之处。
  科学筹划,推进历史街区的规划和建设。金华最薄弱的环节是历史街区。以前提出“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十八字方针,其中的“复风貌,保子城”,是极有针对性的。经过极力争取保护下来的八咏路上的历史建筑,十年后盘点,竟也丢失了不少。整个八咏路几乎成为仿古街,一样的马头墙、一样的建筑风格,似曾在夫子庙、清河坊见过,这成为无法回避的一个“硬伤”。
  下一步,按照街区原有肌理,迁建少量相同风格婺派建筑,进行镶牙式保护,以充实古子城历史文化区。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为我国著名人士,是金华众多名人中的代表人物。在美的何炳松亲属和何炳棣,闻讯家乡申报名城和筹建何氏三杰陈列馆,十分支持,捐赠了300多件文物、名人字画支持。要采用物质上迁建古建筑,非物质上形成名人文化亮点的策略,一举多得,效果明显。现东市街两侧,自此往南至八咏路,新建金华市博物馆,加上历史建筑福音医院(拟列专题博物馆)、何氏三杰陈列馆、另一幢迁建古建筑(也拟列专题博物馆),形成博物馆一条街,使整个片区的景色更加优美。加强和宗教、建设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坚持文物抢救性保护维修的原则,保护好酒坊巷历史街区内真神堂的原貌,对宗教部门正在进行的文保点三清宫的维修加强监督,保证建筑不超过原来的高度,尽量使用原构件,加快历史建筑育婴堂的修复工作。结合旅游、古玩市场等项目,积极做好古子城历史文化区旅游开发慨念性规划的调研、论证、编制和逐步实施工作。以政府力量和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和资金,采取规划统一、产权置换、鼓励迁建、合理利用,以民间收藏家创办专题博物馆等务实措施,共同保护利用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化的修缮或者护理,而是对其历史信息与内涵的传承和复原,在实践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和谐协调的策略。如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太平天国侍王府,一、二十年前,它被学校建筑包围,缺乏正门,国务院总理来了,不得不走后门。现在打通了中轴线,前进了一步。然而,仍有唐宋州治、清试士院等丰富内涵有待挖掘,太平军10万兵马操练场目前也仍为学校用地。有人提出,在侍王府最初63000多平方米区域内的学校建筑,也有百年历史,不动为宜,这也不无道理。处置这类矛盾,关键在于要站在名城的全局,从侍王府不可再生和全国唯一性的价值,来作一番审视和权衡。百年学校,在金华市区有它独特的文化元素,但其历史格局和建筑已荡然无存。而如果对侍王府完整、真实加以恢复,与八咏楼、台湾义勇队旧址和古子城历史文化区连成一片,可有力增强金华整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识别性和独特意义。之间的取舍,不言而喻。
  摸清底数,认真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2006年夏,对古子城历史街区和雅畈历史街区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普查,新发现了不少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建筑。以前的普查,主要由资料到建筑,容易遗漏,而这次一幢一幢考证,一进一进核实,并且注意扩展和延伸周边区域的重要建筑,然后形成资料。因此,有的沿街是普通建筑,二进、三进却是精美清代建筑,有的被造漆厂当易燃品仓库的建筑,居然是一代报人邵飘萍故居,有的掩埋在建筑之中的古城墙遗迹等等,这次一一被发现和考证出来,列入了《古子城、雅畈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清单》。即将铺开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要突出普查、复查和发现,“宜宽不宜紧”,横向到行政区划之边,纵向到文物所在之处,尤其重视工业遗产、乡土建筑和近现代史迹,力争彻底摸清历史文化遗产“家底”,列一份全面的文物清单,为可识别性的保护、修复、整治和利用,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要全面开展省保单位雅畈七家厅的维修工程,抓紧解决一系列疑难杂症。按照已经划定的水门城墙的具体保护范围,根据已定的保护思路,认真做好水门城墙的保护工作。加强协作,推进二馆二居建设。市博物馆的建设要体现金华的特色和水准,符合文物布展需要,陈列应彰显文物个性。做好与《金华日报》、市记协的合作,将邵飘萍故居办成金华市新闻博物馆。同时做好何氏三杰陈列馆与黄宾虹故居的文物征集和陈展工作。做好天宁寺东南角重点保护范围空地的接收工作,将其建成绿地和公园后对外开放。结合普查,公布一批文保点,使文物得到切实保护。要先期与建设、规划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取得一致共识,为公布后管理和保护提供保证。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2006年金华申报之始,市委书记徐止平提出“申报不是目的,而是一个不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达到经济文化社会一致,才是终极目的”。名城是荣誉,是全体市民的荣誉;名城是责任,是市民共同的责任。金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不断加深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动员、吸引、凝聚方方面面力量,共护共保、共建共兴名城文化的契机。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就会使文物保护、治理硬伤从小胡同、冷胡同中走出来。金华最近举办“我心目中的历史文化名城”演讲比赛,各行各业市民踊跃参加,演讲者和听众精彩处泪流满面。在浓厚保护名城氛围中,一些“硬伤”得以防止和阻止。出土的琉璃朝珠和墓志铭被私分私藏,立即有市民向文物部门报告,次日被如数追回。几个古村落历史建筑计划私自拆除,也立即有村民“急信”投往名城办公室。酒坊巷上一座1919年始建的基督教堂,2006年已决定拆除,新建最高点达47米的新教堂。决策者敏感到这与历史街巷总体风貌有悖,几经专家论证,终于重新决策,将历史教堂原地保护,另辟一块地建新教堂。广大信徒通过多次疏通商议,自觉服从大局,配合做好名城保护工作。历史文化名城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历史胎记,最敏感的、最懂得养护的,应该就是城市的主人。要抓住国务院列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机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作者系金华市名城委办公室主任、文物局局长)

延伸阅读:中国文物报  >  2008年3月14日

何炳棣向金华市捐赠文物
  本报讯  3月5日,何炳棣捐赠文物仪式在浙江金华何氏三杰陈列馆举行。从美国专程护送文物来金华的何炳棣长子何可约、金华市委书记徐止平等出席捐赠仪式。
  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均是金华籍,且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较大影响。何炳松(1890-1946),历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被誉为与梁启超齐名的中国新史学奠基人。何炳棣为史学界泰斗。50年前他与杨振宁、李政道同船到美国,被公认为“才如大海”,在明史及《孙子兵法》研究上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首位会长,也是该学会迄今唯一的华人会长,现为全美华人协会副会长。何德奎(1896-1983),著名爱国人士,抗战胜利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
  对与何氏三杰有关的文物的保护,源于几年前婺城区在园区建设中规划何炳棣文化园。时任婺城区政协副主席的方竟成,受市、区领导委托,在现场协调会上提出的思路,得到在美何氏亲属的肯定。何炳松女儿何淑馨2005年春节回乡期间市委书记徐止平曾亲自会见。2006年6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何氏三杰陈列馆建设正式列入金华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一期重点工程。11月,金华市政府决定迁建一幢占地面积525平方米的历史建筑至金华古子城历史文化区东市街西侧,作为何氏三杰陈列馆。该建筑于2007年8月竣工。
  2006年9月10日,何炳松女儿何淑馨、何德奎女儿及儿子何肇瑜、何肇琛、何肇云联名致函中央领导,表示全力支持筹建何氏三杰陈列馆,并有意捐赠文物。此前,何炳松亲属已捐赠瓷器、字画、资料、手稿等文物232件(套)。此次,何炳棣以自己的名义,向家乡捐赠字画、玉器、手稿、证书、著作等文物共34件(套)。其中包括博士论文、院士证、博士状、胡适题字、吴昌硕的画、道光年间大型玉雕等。
  徐止平代表金华市委市政府,向心系祖国、情系家乡的何炳棣表示敬意。他希望全市上下积极学习和大力弘扬何氏三杰的好风范、好品格,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出新贡献,在“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中创建新业绩。
  据悉,何氏三杰陈列馆将于5月中旬开馆。届时,91岁高龄的何炳棣将返乡出席开馆仪式。
  (谢 锐/文 金丽霞/摄)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