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历史政务之标本——内乡县衙
发表日期:2009/2/18 15:06:39   阅读:2307次

                                                宋克定
    早就听说过河南内乡县衙的事,笔者有幸经过南阳市内乡县,一睹了历经多年中国大陆目前仅存的一座清代县级行政公署——内乡县衙的容貌。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设置,起源于春秋末季。秦并六国,集权于中央,令以掌郡、县,有秧而不食封,法令一统,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县之制遂成为我国历代地方行政之基础。
    据史料载,南北朝时,西魏文章大统初(公元535年)始建内乡县。但治所不在现址。元初内乡县治于诸阳镇(即今之内乡县所在地)。内乡县衙自元大德八年(1304)始建至今共历693年,其间曾经历三建三毁之厄运。目前保存下来的内乡县衙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章炳寿所建。居内乡县城内东大街路北,坐北朝南。
    旧时,县级政权机构的最高长官——知县,基于“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之识,对其出治为政,行使职权的法定场所——县衙尤为重视。清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会稽人章炳寿以府同知(正五品)衔摄内乡,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卸任,历时九年,太平无事,任职时间较长,得以专心土木工程,决心重建内乡县衙,于光绪二十年(1894)动工,工程浩繁,耗资巨万,用工颇多,构思缜密,设计周详,规划合理,在他亲自监督指挥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竣工,建成一座完整而又颇具艺术高度的建筑群体,峻宇雕墙,傲岸屹立。县衙主体坐北面南。中轴线上,前有照壁、宣化坊,自大门至仪门、戒石铭、土堂、二堂、穿廊、三堂,一脉相承,远远望去无限深邃,无比威严。令人望而生畏。两侧副线上,东有库房,西有仓房、监舍,东西花厅院,分布科学,结构完整,井井有条。
    内乡县衙,自章炳寿修茸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经晚清直至今日,迎送吞吐无数过客,并经受过国民革命战争,日本侵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摧残破坏,但无伤大局,主体结构保存完整。1994年,我参观过山西洪洞县保存的古县衙,其形制于内乡县衙差不多,但规模没有内乡县衙宏大。总之,从全国现存古代县衙来说,内乡县衙是我国大陆目前唯一保存得最完整的。
县衙是知县办理政务之所,封建统治者也总是把自己装饰得冠冕堂皇。你看那衙门内座右铭高挂,明镜高悬,写的是“清、慎、勤”(即廉洁、谨慎、勤勉),挂的是“天理、国法、人情”(即施放办案要顺应天理,执行国法,合乎人情),但是在出治为政的活动中,则是“衙门朝天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食禄乘轩著紫施,不同民瘼半分毫,满斟美酒千家血,细切肥肉万姓膏”。就是建此县衙的晚清知县章炳寿也是为政峻苛,捐罚征收繁重,刑罪过严,堂讯时往往一笞数千,甚而有立毙杖下者。因此,县衙又是统治和剥削人民的罪证。
    内乡县衙与北京故宫一个封建社会最高权利机构所在地,另一个则是封建社会最基层的权利所在地。它们虽然有高低大小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以特定的历史内涵,翔实可靠的文物史料展现在人们面前,形象的揭示封建社会政权机构的本来面目,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标本。
                                                                               (作者单位:襄樊市政府办公室)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