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文化线路
 
      世界遗产
 
      名城胜迹
 
      名城文化
 
      经典旅游
 
龙虬庄遗址——江淮地区史前文化的明珠
发表日期:2009/2/19 10:20:58   阅读:2120次

陈其昌  李国耀

 

在高邮市龙虬镇,有一颗史前文化的璀璨明珠,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龙虬庄遗址。它坐落在距高邮城东8公里处的龙虬镇龙虬村。遗址近似正方形,四面环水,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江淮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70年代,遗址中部开挖鱼塘时,挖出许多陶器残片和动物骨骼,后经下放至此的南京博物院的张正详等先生的调查,确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93年至1996年,由南京博物院张敏组队,扬州博物馆和高邮文管会等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对龙虬庄遗址进行了四次科学发掘,计发掘面积1395平方米,清理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处,出土了陶器、骨角器、石器和少量玉器等各类遗物2000余件。遗址本身堆积厚度2左右,包含有5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堆积,可将其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八、第七文化层,距今约7000年至6300年;第二阶段包括第六文化层至第四文化层,距今约6300年至5500年。另外,在遗址东缘,还发现了距今5500年至5000年的局部文化层堆积。考古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位于江淮东部地区之中心的龙虬庄,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征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其发生、繁荣至衰亡的时间大约延续了2000年。龙虬庄遗址的原始居民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聚居村落内分为居地和墓地。他们不仅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还饲养猪等家畜和从事稻作农业生产,同时还能制作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这次龙虬庄遗址的发掘,在江淮东部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发现墓葬最多的一次,引起了文物考古界的瞩目,1993年该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龙虬庄遗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虬庄遗址的成功发掘将高邮先民生生不息的历史从距今5000年提早到7000年前,并为了解高邮地区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和自然风貌及地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沧海桑田的巨变在这里可以寻觅到它的陈迹。江淮东部地区在距今8000年之前,由于发生巨大的海侵曾使海岸线推至高邮湖的两岸,但是此后海岸线逐步东移,龙虬庄遗址这一地区则成了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水草茂盛、陆生与水生动物繁多、水网发达的湖泊沼泽湿地,为史前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龙虬庄所显示的成陆现象以及文化层内所发现的大量淡水生丽贝、菱角、茨实,都表明当时这里离海岸线不是很近了。这就对一般认为在2000年至3000年前海岸线在高邮湖西岸的说法提出了异议,因海陆变迁而引起苏北古海岸线的变动因此有了新说。   

丰富的龙虬文化遗迹可从居地和墓地发掘中显示出原始文化的质态和内涵。

  在周边呈现稀疏森林——草原——湖沼景观的环境中,海拔仅为2多的临水高地成了龙虬庄先民们的繁衍生息的居住地。居住遗址发现有两种,一是干阑式建筑,一是地面建筑。地面建筑呈长方形,有墙基、柱洞和红烧土面,也有铺垫一层淡水生丽贝的蚌壳的居住面。建筑构件中残留的植物杆茎和泥土的混和以增加强度,而红烧土面和蚌壳铺垫层则有防潮防水的作用。多少年来,龙虬庄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上古时代,曾有蛟龙在此产子,因阵痛难忍,翻身打滚,使许多龙鳞脱落,而这龙鳞便是人们可以捡到的类似蛤蜊壳大小的蚌壳——原来就是龙虬庄史前的用作垫层的丽贝壳。  

 龙虬庄遗址的墓地分布在遗址中部以西,年代距今约6300年至5500年,墓葬较为密集,大多无坑。在不到500平方米的第三层平面就出土了200多座墓葬,且叠压多达了34层,几乎是人骨架紧贴人骨架,表明在同一时期反复挖开多次埋葬的结果。在这氏族公共墓地,骨架排列整齐,绝大部分头朝东,多为仰身直肢,亦有少数二人,多人合葬和俯身葬、屈肢葬、二次葬等,但绝无一夫一妻合葬的痕迹。随葬品不多,相差不大。常见的是男子身旁放有骨镞或石斧,女子身旁有纺轮。墓葬中也时有嘴盖碗、头盖钵的,有趣的是盖在嘴上的碗的底部都有洞,大概是古人信仰灵魂可以从此升天的缘故吧。其葬式和随葬品的放置,都可能与当时流行的原始宗教信仰有关。而墓葬中保存人骨数量之多、原始状态之好是十分罕见的。经鉴定推测,古代龙虬人身材比较高大,成年男子一般在170左右,但是寿命不长,一般在30岁左右,40多岁就算高寿了。据分析,牙病多可能是影响龙虬人“适者生存”以至生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龙虬庄遗址的大量文化遗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史前特色,显示了古代龙虬人的原始生存状态和生产方式。  

 炊器陶釜和陶鼎的广泛运用是一明显的特点。从不同地层发掘的双耳罐形釜和窄沿盆形釜分别向罐形陶鼎、盆形陶鼎演变,鲜明地显示了这地区的原始文化连续发展的轨迹。 

  带流水器发达是又一主要特点。水器中有各种带流(即流水的口)陶器,数量大,种类多,有一器一流或二流、三流以至四流的,形态有如现代茶壶嘴的管状流,也有如咖啡壶口部为三角形的流,也有无口而在肩上开出三个管状的冲天流。表明了水网地区陶器的独有特色。  

 陶器中流行的高圈足器也很有特点。一般圈足较高,成大喇叭状,常见镂孑L,刻划等装饰,也有用植物颜色涂划的彩陶除了陶豆以外,还有匣、罐、壶等。其陶器的高圈足和盘小圈足大的造型,是为适应当时无桌的需要,亦可增强简陋的居住环境中器皿的稳定性。          在众多的出土陶器中,尤其是猪形陶器格外引人注目。猪形陶罐小如茶碗,大似儿童储蓄罐。其猪形的猪嘴微拱,尾短,酷似现代猪。它的造型逼真、生动、线条流畅、自然,更有趣的是,以陶器猪的眼睛,嘴角的变化,表现出猪的喜怒凶驯的神色。这既表现家猪饲养业兴旺,也有可能表现古代龙虬人对猪的一种原始图腾。

   江淮东部天山,因而石器少而骨角器的数量和种类繁多是本遗存的又一重大特色。中间有孔可装柄的石刀是典型的石器。而骨用器磨制精良,有的还有钻孔、镂空和刻划装饰,多用糜鹿的角和肢骨加工而成。有数量、形式最多的骨镞,两头磨成锥状,装在棍头可为“箭”,有两侧交叉出现的24处倒刺的骨鱼镖,有长尺余,用鹿骨掏空的状似小舟、工艺精美绝伦的角勺,有可作武器用又可作工具用的角叉,还有最为罕见的角锄,即用鹿角分叉修整磨削而成的造型准确,可反复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其符合力学原理令今人赞叹。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古龙虬人食用后遗弃的动物骨骼、大量的渔猎农业工具、特别是出土的4000多粒史前炭化稻的颗粒,表明了当时渔猎农业并存互补的经济生活。发掘出的炭化稻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粳稻型,这在江淮地区属首次重大发现。从颗粒形态分析,自发掘的第八层到第六层,从距今7000年开始,野生稻已进入栽培性驯化过程,但这一漫长的岁月稻米进化是缓慢的;而从第六层到第四层,稻米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水稻栽培在距今6300年至5500年之间,有了一次飞跃,有意识的选择已产生了效应。因此,把我国水稻栽培人工选育优化品种提早到5500年之前,从而也使史前栽培水稻的龙虬庄成为纬度最高的遗址,同样,有利于中外学术界深入探讨和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及粳稻生产如何东传日本的问题。   

原始刻文的发现是龙虬庄遗址的又一重大发现。这既有63006000年的鹿角刻划,更有引起人们瞩目的陶片刻划图文。一根线鹿角上发现了若干组记数刻划符号,每组刻划36道平行线,线条很细,且整齐划一,这对研究古代记数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在一块地层出土的陶片上发现刻有四个原始文字和图形符号。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研究古文字专家饶宗颐考释,此陶片符号以可分为二组,一组四文,另一组作鱼形及动物的图纹。在一组四文中,先生考释出“朱”、“尤”二字,指出它的字义和刻文同甲骨文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陶片上另绘的四只动物,亦与刻文有关,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古代记录形式之一。 

  总之,龙虬庄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其发掘的成果,对进一步探索研究江淮平原的史前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生活以及稻作农业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相信,龙虬庄遗址终将会成为龙虬文化研究中心和独具特色的风景旅游区。    (作者单位:高邮市文联)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