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名城应建立黄红牌制度
发表日期:2009/2/20 17:04:46   阅读:2688次

编者按:
  今年的4月7日在名城泉州召开了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第五届第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邀请了著名作家冯骥才同志与会,由于其它事情,冯骥才未能到会,但他对此次会议极为重视,专程向大会送来了《名城应建立黄红牌制度》的书面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他呼吁建立起一种对名城保护不重视甚至破坏的警告、警示与惩罚制度,并以此来推动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他希望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委员会承担起这项工作,应该说,这项制度是符合我国《文物法》,但如何操作是需要有关部门予以细化。在这里,我们将冯骥才同志这篇呼吁发表出来,希望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和注意。

                                          名城应建立黄红牌制度
                                         国家文联副主席 冯骥才

  名城是十分重要的巨型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是文明古国,故而名城都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创造和积累而成的;我国是多元灿烂的文化大国,故而名城又是不同地域文化个性最鲜明夺目的标志。名城中既有无以数计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难以估量的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城市的建筑与街道记忆着它独特的历史命运与变迁;城市的传统社区记忆它独自的精神与情感以及浩瀚的人文信息。每个名城都是一笔巨大的遗产,博大精深,无可替代。
  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千千万万个名城。但在长期战乱与更迭中,人们又没有保护意识,很多名城不复存在;或是遗存寥寥,有名无实,难以再做名城观。现存名城,至为稀罕,已是珍贵的国宝。所以现今不少城市都在争取挂上“历史文化名城”的牌子,甚至申请挂上“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
  但是挂上牌子之后会怎样?
  现在的实情是,很多已经被确定为名城的城市,并没有对自己城市文化特征的整体认定,也没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这些名城在不断被重新规划,大片大片街区被推土机从城市版图上删去。开发与保护一直尖锐冲突着。面对着历史文化遗产,开发者不是心怀敬意,而是寸土必争。要不就是被当做生财的资源而被无度的开发。本来就不充沛的城市遗产,正在快速地被消减着。许多挂牌为名城的城市,已经面目全非。名城最大的价值是相互间的差异,但可怕的是名城之间正在趋同。如果看上去都无法识别出它的特征,还能称作名城吗?怎么办?我以为,应该建立黄牌和红牌制度。
  黄牌是警告。没有警告和警示,就是放任对名城的破坏。黄牌是一种尺度,一种底线;也是一种告诫,一种挽救。黄牌树立名城的历史尊严和文化尊严,也代表我们这个文化大国对自己文明创造的自珍与自爱。
  红牌是摘牌。没有红牌就没有文化原则和知识原则,也对公众不实事求是。红牌是一种惩罚,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引以为戒。红牌表示遗产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同时也提醒公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黄牌与红牌的次序是先黄牌后红牌,即先亮牌警告,警告无效再惩罚。黄牌与红牌的尺度与裁定,更由专家确认,只有专家才具有这种判断的科学性、严格性和权威性。我们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是否可以承担起这一工作来?
    当然,即使有了黄牌和红牌,也不可能完全解除名城面临的危机与压力,但没有黄牌与红牌,对名城的破坏就会无所顾及和所向披靡。

原载于《中国名城》2004年02期总第67期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