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涛
(一) 3月26日,一连几天的春雨终于停下来了。正值中午下班人流高峰期,记者在荆州古城西门看到,两道城门间坑洼不平的通道上还积满了一滩滩的泥水。四米来宽的古城门洞让公交车堵得个严严实实,两边的行人只得跨上洞壁下的石墩,小心翼翼地向前挪步。载人摩托,学生自行车、拉煤的板车,小商贩的三轮车,跟在蜗牛般移动的公交车屁股后,艰难向前移动。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实在难感受到什么叫堵得慌的滋味。 提起西门梗阻的话题,住在西门内荆州市第二休干所的李有全老人感慨的说:西门这个地方是经常堵车,人车混入,前几年就在这个门洞里一个妇女被挤死了,并且每年都要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希望政府尽早解决这个交通问题。 每天从城外骑自行车,进西门到城里上班的刘芸女士说这些年来她饱偿了西门堵塞之苦。她抱怨这里早晨卖菜的人多,中午一些学生要经过城门出进,行人多车也多,急起来了都要走,挤在一起真不是滋味。晚上特别是碰上下雨天,大家都抢着要回家的时候,大车小车也都要急着赶回家。可这儿的城门太窄了,又只有一个城门,走路很不方便。刘芸向记者打听,听说以前有关部门曾有过扩宽西门的计划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动静,她们一心盼望能早日走上畅通路。 在上了年纪的西门附近的居民心底,西城区曾是荆州城主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据老人们说城内的民主街是荆州城内最古老的商业街,过去街道两旁明清时期的建筑物比比皆是,西门外的小街也因其商贾云集而得名“繁荣街”。家住西门外桥头,七十八岁的王云中老人回忆说,自从上世纪八十代中期以来,经过西门的人流量、车流量逐渐增大,狭窄的西城门日渐堵塞,特别是前几年经过西门的2路公交车开通后,居住在城门内外的居民进出更加不方便了。荆州区西城办事处党办主任颜昌龙认为,西门交通梗阻,不仅使附近的居民出行十分的困难,也成为了制约城西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现在荆州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逐步东移,繁荣街并不繁荣,这并不是因为西城门那一片不能开发,而是老城门的堵塞。即使外地客商想来投资,也对这里的交通望而怯步。他说打开西城门,是西城区所有机关单位和居民的共同心愿,他们喊了很多年,想了很多年,也盼了很多年。 颜昌龙介绍,解决西城门梗阻的问题近些年来已成为荆州区、西城街道办两级党委和政府的一件大事。身为荆州区政协委员和街办政协联络处主任的他,多次邀请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到西城门视查,分析西门梗阻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颜昌龙拿出一份今年3月1号的荆州区政协简报,上面刊登了部门市、区政协委员对西城门梗阻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导致西门城门“梗阻”的重要原因在于西门瓮城的两座城门呈“S”型结构影响畅通,加上两道城门天生狭窄,致使古道制约了现代交通。同时部分市民和各类车辆驾驶员不讲交通规则,不等不让,抢进抢出、造成了人为的堵塞。此外,西门内外连接带有大量居民,包括石油四机厂、长江大学等大型单位,常住居民就超过2万人,加上通往长江大学、太湖农场的2路大型公交车频频出入,巨大的交通量更使西城门不堪重负。另外,城管、交通、文物、工商等部门各行其是,管理不严,致使瓮城内交易水果、蔑货、服装等地摊点密集,占道经营,使原有狭窄的通道更加拥挤。这些委员们建议,当前在各管理部门加强协调,严格管理的同时,当务之急是继续向国务院申请,扩宽西城门,保证人车通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颜昌龙介绍已经有许多名市、区政协委员在历届两级政协会上提出了关于扩宽西门,解决交通瓶颈的提案。他表示:尽管提案没有什么回音,也没有得到落实,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提案。作为政协委员,为了老百姓和市民工作生活的便利,也为了荆州城区经济的繁荣,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把西城门目前这种状况以各种形式向上反映,并盼望早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打开西城门。 (二) 扩宽西城门,或是重开一座西城门,在今天从技术上讲不是件难事。但是西城门能随便打开的吗?荆州古城是国务院最早公布的24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保存完好的古城墙被专家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历史上的古荆州城本身存有公安门、宾阳门、大北门、小北门、老南门和西门六座老城门,后来又新开东门,新南门,新北门三座城门。使这座周长仅有11.28公里的古城墙,平均不到1250米就有一座城门,这已经让荆州的文物保护工作者痛心疾首了。荆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樊启军说,目前荆州古城墙正在申报世界遗产,并且已经进入国家申报的预备清单,当前这种城门大开的现状就十分地让人担忧,因为保持原有的风貌是申报世界遗产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如果人为的破坏太狠,不仅申报无门,反而会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这一另类名单。而申报世界遗产一旦成功,可以让荆州这座曾拥有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下子拥有世界的知名度,并且世界遗产享有免遭战争破坏等诸多保护,对荆州地方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樊启军表示: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护好古城。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宜再开新的城门。 樊启军也表示,根据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近年来要求找开西门和老南门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地方文物部门的干部群众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尽到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责任,尽力保护好古城墙不再遭到损坏,另一方面也要站在执政为民的角度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实际困难,不能坚持一定不能开城门。他说实在是要开城门,也要按照法定程序申报,在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务院批复后才能实施。 一提起打开西城门,古建筑保护专家、荆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丁家元十分激动。他说现在的西安、南京等古城,包括周边的襄樊古城在过去都保存得不完整,现在当地政府都在大力保护和恢复,荆州本来拥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反而要把它拆掉,或是改成别的样子,一旦遭到破坏,将永远无法挽回,扩门的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丁家元认为目前不仅是西门,老南门也同样存在拥挤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城内人口过多,建筑过密,主要的商业中心,学校,医院都集中在城内,而城外基础设施太差,开发力度太小,建设速度过缓,导致了人们都挤进城来居住。城外的人也要进城来购物、上学、就医和娱乐消费,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疏散城内人口,搬迁机关、单位,加强城外郊区建设,如果大开城门,只会使城外的人更多的挤进城来。 樊启军也认为疏散城内人口是保护古城解决交通阻塞的最好办法。他分析: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目前仅4.5平方公里城内居住了11.7万人,人口密度太大了,交通十分拥挤,以荆州现有的经济条件一下子疏散出去存在很大困难,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我们必须看到有一笔历史文化遗产在这儿,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 (三) 事实上,政府部门也很早就意识到了城内人口过多,建筑过密带来的交通拥挤、古城门堵塞不利于文物保护等问题,并着手解决相关问题。2001年10月,荆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暂行办法》,把名城保护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这个规划确定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独具特色的荆州古城风貌,充分挖掘和发扬历史名城的传统文化”这一保护目标。明确提出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疏散古城内居住人口”的方案。 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主任刘强透露,根据《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市政府计划以渐进的方式搬迁部分企事业单位和常住人口。城内的粮食加工厂车间,钢窗厂、太晖观北侧的农药厂、大北门外的火葬场等,都将限期搬迁。同时调整古城内行政办公用地,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恢复和开辟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文化休息场所。初步拟定部分学校、医院向城南大学城分流;部分行政机关向沙市北区分流;部分居民向南环路以北、城墙以南区域分流。他透露荆州古城内人口搬迁的具体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古城内只保留常住居民5.5万人,将有6万多居民出城居住。这样通过逐步疏散常住人口,降低城内过高的人口和建筑密度,达到整体保护古城历史风貌的目的。 刘强说,从2002年底,荆州古城内东南角占地260多亩的荆州监狱开始实施向城外搬迁,拉开了荆州实施人口搬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幕。按照计划,3年内,这座监狱将从荆州城内整体迁到城区5公里外的新区,搬迁人数达2400多人。另外,今年初,市检察院已经率先搬出了古城,下半年,广播电视局也将搬出城外,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刘强认为:如果城内的一些机关单位能以大局为重,加快城内人口的疏散进度,同时城外进一步加快规划建设的力度,相信用不了几年,几个老城门堵塞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正如樊启军所说,以荆州现有的经济条件把古城内的人口一下子疏散出去,存在很大困难,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项一峰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扎紧口袋,千万再也不能增加城内人口,这样搬迁人口才能收到实效。他说,现在建设部门正在严格把关,已经停止了城内一切与旅游项目无关建筑和商业用地的审批,并且对私人建房和单位集资建房也终止审批,这将有力的服务于政府的人口疏散保护古城的政策。 对此,颜昌龙则表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他说疏散人口只是为中心城区开辟出一些休闲的空地和公共绿地,使现代城市功能更加地规范和完善,而与解决西城门的梗阻问题的关系并不是很大。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国务院申请争取早日批准打开西城门。不过他也表示,西门堵塞是历史形成的原因,不是哪一级政府和哪一个部门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在批准打开西门之前,他们将加强对西门现有秩序的管理,尽量保持门洞畅通,此外,还要向当地居民作好解释工作,保护好文物。 (四) 那些饱受交通梗阻的西城区居民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门洞附近的居民王永喜认为:荆州古城墙保存比较完整,是几千年的文物,扩门这个事情要看政府申请国务院批不批准,如果不批准我们也不能随便破坏文物。老姨妈萧天珍建议把门洞里的古条石路修好,机动车改道走新南门,西门只走行人就可以了。而这个古城门一定要留住,一拆就不是荆州古城了。李华老师也表示:荆州古城是几千年的历史文物,是先人留下来的无价之宝,就是开城门也要保护文物。 看来保护古城,保护文物,保护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已深深植根于荆州市民的心中。是为了图一时之畅通,大开城门,还是为了千秋之熟虑,加紧疏散荆州城内人口,加快城郊建设,引导人们到城外去居住,让古城留给子孙后代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是摆在每个荆州市民眼前的一个沉重的决择。相信荆州人民会做出智慧的决择。 相信这一决择一定会经得起历史和未来的考验。 (作者单位:荆州人民广播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