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呵护平江原貌 重现街区价值
发表日期:2009/2/24 9:35:07   阅读:6073次
                                                   惠建林
  一、平江历史街区基本情况
  (一)历史街区概况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为116?郾5公顷,包括古城21、22、23、28、29、30号6个街坊。核心保护区面积约47?郾5公顷,是以平江路以及与之联系的河街为主的整体风貌完整的区域,主要包括平江路、胡厢使巷、丁香巷、大柳枝巷、大新桥巷、祝家园、悬桥巷、顾家花园、南石子巷、钮家巷的河街两侧和耦园、全晋会馆、卫道观前潘宅、卫道观等文物古迹相对集中区域。街区有居民10705户,在册总人口28186人,人口密度为242人/公顷。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的缩影,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古城目前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至今保护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小巷的江南水城风貌,与南宋《平江图》格局基本一致,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城市特色与价值,是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出典范。
  平江历史街区内,城河、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文化遗存类型丰富且为数众多,构成历史风貌的文化遗存和环境要素具有较高的历史原真性。街区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耦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控保建筑64处,古桥梁9处,古驳岸3处,古井约59处,古牌坊4处,城墙遗址1处,古树27棵。另外,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6名状元和4名宰相,叶圣陶、顾撷刚、郭绍虞等知名学者和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在街区生活和活动过。1986年,在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平江历史街区被列为绝对保护区。
  (二)历史街区的价值
  历史街区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历史街区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区。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对历史街区的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一是该街区内环境风貌保存完整统一,能反映出当地某一历史时期的典型风貌特色,有较高历史价值。二是该街区内反映历史上典型风貌的房屋建筑、构筑物及环境要素(道路、河流、树木、墙院等)基本上是历史原物,不是仿造的。”这一定义充分反映出历史风貌的完整和历史环境的真实是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
  2.历史街区的重要意义还在它依然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活”的历史地段。永续利用的动态性,社会生活的真实性是历史街区区别于静态型遗产的显著特征。学术界把历史街区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提出来以区别于广义上的历史地段,就是因为它除了物质因素的建筑风貌、景观环境外,重要的是它社会生活的文化意义。平江历史街区在城市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地段,它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
  (三)历史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平江历史街区在苏州古城中虽然是历史格局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但面临衰败的趋势。集中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
  1.民居破旧,人口过密,居住条件差。
  一方面,平江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大多数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房屋的寿命一般只能维持50年,历史街区的房屋大多数都始建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所以部分房屋的木构件出现了腐烂、扭曲变形等现象,加上年久失修、蚁害、潮湿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原来这些房屋多属于大户人家所有,解放后这些房屋基本上变成公房,由多户居民们合住在一栋建筑里。居民为了扩大居住面积,在原有的院落内违章搭建了许多简棚,既破坏了原来建筑的格局和风貌,又影响了正常的采光和通风。
  2.管线老化,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差。
  一方面,街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线的老化。街区现有的供电、供水、有线电视、广播、电话等管线均是数十年前铺设完成的,而且由于街巷狭小曲折,管线现状极其混乱,设施容量不足,尤其是供电、电话、有线电视、路灯灯管线均以明线为主架空,蜘蛛网式的线网常年裸露在外,极易风化、老化,既影响环境风貌又影响用电安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是设施不全,街区内没有系统的雨水、污水排放体统,导致雨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街区河道内,造成河道污染;三是驳岸、码头、街景小品等设施年久失修,基本荒废,无法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老建筑不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缺乏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居民日常生活基本上是“三桶一炉”,经常将生活用水随地乱倒,对房屋墙基也造成了一定侵害。
  3.河道受污,环境脏乱,不协调建筑多。
  街区内河道纵横,河水质量很差,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河道两侧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中;二是周边工厂企业也直接将工业废水排放到河道中;三是街区内公共厕所、垃圾箱多沿河设置,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街区内的河水由于受到水闸阻隔,河水很难流动产生自净效果,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脏又臭又黑。在九十年代中期,曾经开通过火车站到平江河的水上游线,但由于河水污染,没有游客愿意光顾。
  同时,街区内插建了许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多层住宅,尤其是一些工厂企业用房,与街区风貌存在较大冲突。据统计,平江历史街区内现有工厂约16家,其中振亚丝织厂、染织二厂、针织器材厂为规模较大的工厂,其余均为中型或小型的工厂。这些工厂散布在街区中,有的占用历史建筑甚至是控保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如卫道观、胡厢使巷蒋氏义庄、大儒巷昭庆寺、悬桥巷潘氏松麟义庄等;有的造成街区交通的局部拥堵,如大儒巷两仙工厂、葭巷两侧工厂、仓街两侧工厂等。体量庞大的工厂建筑对街区风貌尤其对街区核心保护区的完整风貌造成严重影响,如从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东部黄石假山上能看到对面60米外的振亚丝织厂和染织二厂的高大厂房和烟囱,破坏了大新桥巷河街两侧的风貌。
  4.文物古迹数量众多,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街区内需保护的文物古迹有75处,需改善的历史建筑更占到40%左右,保护工作面广量大。比如照庆寺,目前已基本荒废;卫道观目前仅剩下一个大厅;洪钧状元府被环卫站用做垃圾车停放站;蒋氏义庄被电工仪器厂当作车间;潘祖荫故居被床单厂用做招待所。同时,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控保健筑产权归属分散,部分属于房管局,部分属于工业公司,不利于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急待进行全面的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
  5.街区用地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
  平江历史街区规划总用地116.5公顷。总体来看,街区现状以生活居住为主,居住用地为50.7公顷,占43.6%;工业、仓库用地以及监狱、武警等特殊用地占到19.3%。基于此,街区内商业设施、娱乐设施、交通设施都比较薄弱,急需重新规划,调整功能。
  二、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实施背景
  (一)苏州古城保护历史回顾
  苏州是全国唯一实行“全面保护古城”策略的地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二十多年来,苏州在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证明了“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的成功,保护古城与新城区建设相得益彰。新城区建设使因保护而产生的城市发展压力得到缓解,古城区开始进入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品质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环城河风貌带的保护与整治,观前街传统风貌区的改造,山塘历史街区试验段的保护与修复,阊门城墙遗址、拙政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更是把苏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向了新的高潮。相比之下,平江历史街区的多数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年远失修。街区内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筑或障碍建筑不断出现,破坏着街区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据此,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逐渐提上了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范围的确定和规划的深化
  平江历史街区范围最早只有43公顷,范围是:东起环城河、西至平江河西侧50米;南起中张家巷、北至百塔东路。2003年又扩大为76公顷,范围是“东起环城河、西至平江河西侧200米;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在不断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现又将平江历史街区范围扩大为现在的116?郾5公顷。
  平江历史街区的规划一直是苏州市古城保护与规划设计的重点项目。自八十年代以来,曾多次委托有关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设计单位进行研究和规划设计。
  1986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街区为重点保护的历史街区。
  1996年7月,依照贝聿铭大师的建议,举办了平江保护区规划国际研习班,提交了“龙睛规划(苏州平江街区保护更新规划)”。
  1997年编制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
  1998年编制苏州古城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年编制平江路街景保护与整治规划,启动平江路保护整治工程。
  2003年修编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三)选择平江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整治的原因
  1.地理区位比较偏僻。平江历史街区处于老城区的东北角,偏安一隅,自古以来商贸业不发达,商业开发的价值比较低,选择平江历史街区实施保护整治工程,所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2.整体风貌保存完好。由于相对偏僻的区位,平江历史街区才幸免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古城街坊改造中被大片拆除更新,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朴素平淡的原真状态,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就比较完好。正是这种平淡中的真实,街区才凸现了整个古城的本色,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和“活”的平江图。
  3.体现着传统的居民居住区。平江历史街区是古城经济发展的一个死角,街区里人口密度大,居民生活条件差,都是一些年老体弱的困难群众和外来人口居住在里面。通过对街区的保护整治,适当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基础设施,整治街区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召开。2002年正式决定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很大程度上以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古城保护的新路。在今年召开的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苏州提出将平江历史街区等几个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园林的扩展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是对前期保护整治工作的肯定又给古城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古城保护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积累经验,谨慎从事,市委、市政府选择实施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作为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的先导性实验工程。目前,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
  三、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情况
  200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作为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先导性实验工程,成立了由市分管领导为组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平江区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2002年12月6日由苏州市城投公司和平江区国资公司共同组建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并请由全国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领衔对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进行总体把关。阮仪三教授十分重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在工程施工期间多次亲临平江路现场指导工程施工,对房屋修缮、绿化小品、街景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平江路工程施工基本结束,世遗会召开期间,阮仪三教授又亲临平江路,对工程作了评价和总结。
  根据规划,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范围为干将路至白塔东路1090米长的平江路(河)两侧,占地约11万平方米,涉及房屋建筑面积为9万平方米。先行实施范围:占地约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涉及运迁475户。
  (一)工程指导思想
  1.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保护之间,不是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
  2.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发展的独特资源,将其纳入古城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古城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古城整体可持续的发展。整合古城内丰富的、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是古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3.历史街区的保护区别与一般街坊的改造,要保护好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即依法保护好街区内现存的空间格局、街道水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以及口述、传统工艺、地方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存。
  4.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结合紧邻的更新发展空间,形成功能互动互补的独特区域,才能开创激活、复兴历史街区的条件。
  5.历史街区的保护是长期而艰难的,我们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托管者,我们今天没有能力办的事,我们的后代或许有更多的智慧可以解决。历史街区规划不是终极保护,而是引导街区永续发展的开始。
  (二)工程实施目标
  1.按重现传统建筑风貌生机和活力的要求,对动迁范围内的475户公房、私房和单位房实行搬迁,采用修缮、改善、保留、整修、更新、拆除等方式,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整治。
  2.按兼顾保护风貌、方便生活、改善环境的需要,全面改造基础设施。铺设雨水、污水、供电、供水、煤气、电信、有线电视、路灯等10类管线,三线全部入地,同时,为求风貌一致,改造部分桥梁,整修道路,铺装路面。
  3.按古朴、美观、清新、舒畅的要求,综合整治平江路(河)两侧环境,包括整治建筑物立面和公共环境,拆除调整环卫设施,搞好绿化、小品、灯光配套建设等。
  4.按照景观水标准和开展水上旅游的要求,搞好平江河的水环境整治,涉及河道清淤治污、整修驳岸和修建水码头等。
  (三)工程实施情况
  1.规划设计
  在同济大学编制《苏州平江路街景保护整治规划》基础上,2003年3月份同济大学又编制了《苏州市平江路景观设计》,11月份市规划设计院对有关规划进行了深化并形成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划》。今年2月,同济大学又基本完成了《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期末简报)》,这一规划侧重在保护上,目前正由易道公司编制《平江历史街区功能规划》;今年7月份,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则》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编制了《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评审稿)》。
  2.动迁工作
  平江路风貌保护整治一期工程涉及动迁475户,其中居民448户、单位27户。目前动迁工作基本完成。
  动迁工作曾经一度是影响平江路工程进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平江路工程的动迁是苏州市第一个实施房屋不落地的动迁,这引起了少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他们先后到省建设厅进行行政复议,到建设部咨询相关情况,省建设厅、建设部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后,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即平江路工程的动迁适用《城市房屋动迁条例》。
  3.管线改造
  完成了平江路全线(1090米)的污水、雨水、供电、供水、煤气、电信、有线电视、路灯、自来水远程控制及街景控制等10种管线的敷设,完成了平江路三线入地。
  在实施管线入地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一是路幅偏小,管线无法正常入地。平江路最窄的卫道观前与平江路交叉口路面只有一米多宽度,而管线配套要求高,要求断面大,并且周边房屋只能修缮不能拆除,要在这么狭窄的路面下铺设十种类型的高规格管线,难度不小。在多次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不同路幅采取了不同办法。在正常路幅地段铺设管线,根据各种管线的施工周期,由深到浅铺设管线,在深管线铺设好后,浅管线和施工周期较短的管线铺设在两侧。在路幅过小的地段尽量少铺管线,采取错巷铺设的方法,部分管线由周边支巷进行支援,尽量减少了对路面及周边风貌的影响。二是管线过桥。平江路从南到北一共有12座桥梁,其中南北走向的有3座,分别为唐家桥、朱马交桥、新桥。按照常规的管线过桥方法,就是将管线紧靠桥体通过,但这样的施工,与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和文化氛围不协调。为此,我们多次和市政设计院的专家、施工工程师商量办法,并且实地考察了同里等周边古镇的做法,决定将管线直接从平江河底通过。
  4.市政建设
  采用小青瓦、黄道砖、弹石片等材料翻建了平江路及其支巷接口的道路,翻建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平江路主路幅均采用旧石板,翻建后的道路保护了原有尺度和传统风貌。改建了胜利桥、朱马交桥。为了使平江路路面风貌协调,我们要求铺设路面的石材必须使用苏州金山石料,并且规定了尺寸、厚度、颜色等,采用传统工艺对石材进行加工,并对这些石材进行做旧处理。
  5.公建项目
  完成了祝家园、葭巷、钮家巷3处变电所建设,拆除了青石桥公厕、葭巷公厕以及钮家巷洗刷站,对葭巷和钮家巷变电所与公厕实施连体建设。完成了仓街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
  青石桥公厕、葭巷公厕以及钮家巷洗刷站原来都建在靠近平江河的路边,平时周围的居民用来洗刷马桶。这些公厕不仅建筑风貌与街区不协调,而且污水外溢污染平江河,影响周围环境,为此,我们按照现代使用功能重新选址新建了公厕。
  6.房屋修缮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完成平江路(河)沿线的近2万平方米房屋修缮。我们本着保护街区建筑风貌和空间格局的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对街区内的建筑单体提出6种保护与整治模式:  (1)保护——针对文物保护单位、按制保护建筑及其他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同时,对其进行定期的修缮,坚持“修旧如故,保存其真”的修缮原则。
  (2)改善——针对一般历史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缮,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厨卫等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3)保留——针对与传统风貌无冲突的,建筑质量较好的一般建筑予以保留。
  (4)整饬——针对与传统风貌有一定冲突的建筑质量较高一般建筑,考虑到近期难以立即拆除,对其暂时保留,对外观加以整修改造,包括降层、平改坡、更换外饰面、屋顶等。
  (5)新建——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和建筑质量差的建筑,对其拆除后按保护规划要求重新建造,使其与传统风貌协调。
  (6)拆除——针对临时或违章搭建的建筑、以及道路梳理需要拆除的建筑,拆除后规划为开放空间、恢复庭院空间或道路用地。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平江路分为南段和北段,干将路至中张家巷为南段,中张家巷至白塔东路为北段。南段包括了董氏义庄、方宅、平江路9号至34号等房屋的修缮,北段包括了河西立面整治、围墙、驳岸的整治、沿线民宅的修缮等。
  在制定每幢单体房屋修缮方案前,我们现场测量房屋尺寸、构件尺寸,结合日后的使用功能,对房屋分部位进行取舍。拆除违章建筑和有碍风貌的建筑;对风貌较好的部分进行结构加固,增强其耐久性;对房屋的外墙部分,尽量保持其年代感和原有风貌;对房屋主体的柱、梁、桁、椽等构件进行鉴别,更换部分老化、腐化的构件,要求更换上去的构件的尺寸、材质、工艺、做法、色彩、色均都与原构件一致,并且要有记录以便日后区别。我们通过两种手法获得这些替换构件,一是从江苏、安徽等地购买符合要求的旧的可使用的构件;二是如果实在买不到符合要求的构件,就按照可读性、可逆性原则重新制作部分构件;对于房屋的门窗,我们先后考察了江浙一带的古镇古城的门窗的外观,总结了他们的优缺点,从周边收购了大量旧式花门窗,使平江路沿线房屋门窗风貌一致。
  7?郾环境整治
  完成了平江两侧800多平方米的围墙整治,为平江路沿河补绿栽树60多棵,对平江河及其支河万余平方米的水道,组织打捞垃圾,清除淤泥,初步改善了水质。同时,整修了寿安桥码头、胜利桥码头、通利桥码头以及部分与风貌不相符的驳岸和栏杆,包括整治驳岸压顶600米。
  平江河两侧驳岸由于年久失修,有的濒临倒塌,有的石块参差不齐。在整修即将倒塌的驳岸的过程中,为了不打乱原有石块的秩序,我们在整修前对每一块石块进行编号,驳岸整修加固后按照编号顺序重新安放。
  四、我们的探索与体会
  在平江路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工程,不断摸索古城保护的经验和方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1)房屋修缮方面。对历史街区内不同建筑探索了一些新的处理手法。我们对各类建筑进行认真细致地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控保建筑是完整保护,修旧如故。对风貌较好的普通民居,采用房屋不落地,外部风貌完整保护,内部结构重新配置的方法。如果内部结构保留完好,我们就对其进行封闭性防腐处理;如果内部构件有腐烂、变形的,我们就在保留大部分结构的前提下,更换部分构件;如果内部结构严重腐化的,我们则探索使用了木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三种形式来更换其内部结构。对障碍建筑、违章建筑和与街区功能不相协调的建筑进行拆除重建,新建建筑与周边风貌建筑既有明显区别,又保持了一定的协调性,追求“神似”。
  (2)在房屋使用功能方面。我们考虑充分发挥房屋的使用功能,这些房屋动迁出来修缮后,不用来参观,而是继续使用,通过使用保持其寿命。我们在保持传统民居外在风貌的前提下,对室内空间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重新调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现代使用功能,尽可能做到更加实用,使之符合现代生活居住的需要。
  (3)在动迁方面。为了比较真实完整地保护古城独特的传统风貌,我们根据《苏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规定,在大部分房屋不落地的情况下实施了拆迁,以达到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4)在建筑用材方面。平江路(河)沿线房屋外墙风貌集中体现了平江历史街区的历史,是街区变迁的见证。我们专门请新加坡“鸽牌”油漆公司特别研制了一种透明的保护性油漆,通过在外墙上粉刷这种油漆,保护了外墙的风貌。
  (5)在资金运作方面。古城保护过程中,资金平衡与古城保护是一对矛盾,许多古城保护半途而废的教训告诉我们,仅靠政府投资实施古城保护项目,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在实施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过程中,既有政府投资,又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同时又将工程实施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使工程能滚动推进,为平江路工程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已基本告一段落,这是我们对历史街区乃至古城保护的一些初步探索。平江区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得到各位专家大力的帮助和支持,在古城保护方面给予我们更多专业的指导。
                                                                               (作者系苏州市平江区区长)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