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主办,上海杰汇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6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暨《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6》发布会于2016年10月20日下午在上海文定生活创意广场举行。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信息咨询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研究室等部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杰汇置业集团、上海鹏晨联合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八号桥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苏州显辉公关策划公司等企业界;以及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解放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社会科学报》、澎湃新闻、《学术界》、《中国建设信息化》、《中国国情国力》、《中国名城》等媒体出席了本次论坛。 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成果发布会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栋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教授发布了《2016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根据国务院最新的城镇规模划分体系,结合国内外城市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省会城市三类共36座城市作为报告中的“大都市”,用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框架(2016版)》对2015年我国大都市的最新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横向比较上看说明大都市内部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从纵向比较上看除了个别城市,其他大都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逐年提高,说明绝大多数的大都市在发展上呈稳步上升态势。从发展趋势上看,出现了相对固化的特点,城市行政级别对我国大都市发展的影响明显。最后报告对中国大都市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及研判,共分为六点:其一是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发展将进入新常态,其二是深圳、宁波等“新贵”将在局部赶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其三是都市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态势息息相关,其四是“文化短板”是中国大都市的“通病”,其五是“生态环境也是GDP”的新标准呼之欲出,其六是以“分类发展”统领中国大都市走向未来。 《2016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完毕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金融研究所执行所长王玉荣向刘士林教授颁发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执行院长聘书。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智慧城市研究部主任张立群副教授发布了《2016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报告》,指出创新设计是一种具有创意的集成创新与创造活动,我国当下创新设计发展进步显著,但当下仍存在着政府对创新设计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设计服务于产业转型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建设存在不均衡,高水平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偏少,产业界的创新设计意识总体上依然落后,社会对创新设计认知程度不高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创新设计能级的策略与路径在于展开国家创新设计系统和策略建设,大力促进创新设计产业的理论研究,加强设计在科技创新发挥引领作用中的重要性,加强创新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加大对渐进性创新的支持和推广,展开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资源要素建设,拓展发展创新设计的动力新空间的建议。 秋季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柳钦教授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研究员做了《以新城新区共同体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发言。介绍了京津冀新城新区的基本情况,将京津冀面临的基本问题归纳为设施配置水平差异大,新城新区发展水平分化;数量较多,资源分散,投入产出不经济;新城新区发展策略同质化;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不足。并考察了中关村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同体模式,将其归纳为转型创新模式复制,部分功能外迁,企业外迁、企业投资、技术输出、共同基金、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建立河北分园、共建共管等方式。最后提出了京津冀新城新区面临的机遇、发展愿景与策略。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做了《长三角经济合作的协调发展》的发言。介绍了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新战略进行了阐述,指出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定位为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的“五新”世界级城市群,从空间格局协同推进战略上提出了“一核五圈四带”的方略。并从产业联动与融合发展、低碳经济协调共享发展、城市群的科创能力协同创新、城市群社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建设五大方面提出了合作协调发展的思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教授做了《提高大都市开放融合创新能力》的发言,指出大城市是我国创新要素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我国创新创业的引领区,根据自身去往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柏林市设计服务业的考察经验,提出提高我国大城市开放融合创新能力的思路在于空间上产城融合、机构融合,机制上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平台上共创分享、网络协同、社会创新,知识上鼓励交叉学科、知识跨界的方式提高我国大城市开放融合创新能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做了《大都市圈视野下区域公共治理的事权划分与治理模式创新》的发言,指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均衡化的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格局初步显现,通过对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公共治理事权划分规划进行的文本分析,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指出在合理进行中央与省市自治区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承认存在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区域性分权问题。根据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区域公共治理模式的演化过程呈现了三种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秋季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柳钦教授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金融研究所执行所长王玉荣做了名为《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框架》的报告,从GDP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货币与金融,科技创新,土地、可耕地、人口,软力量,财政与金融的稳定性,政治、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规则的制定权八个维度对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综合分析框架进行了阐述。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经济战略研究部部长刘学华做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的现状与趋势探析》的报告,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2个城市的同城化主要指标考量,认为城化发展对大多数非中心城市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有反向影响,但推动了大多数非中心城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同城化的主要指标变量对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苏晓静做了《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交大方案框架》报告,提出以“1+3+N”为基本框架构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战略设想,其中“1”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区。“3”是科创中心智库平台、财政金融支持平台、科创文化展示平台。“N”是多个科技创新城市节点及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上海杰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姚逸涛总经理做了《大都市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与“错峰停车”研究》的报告,介绍了捷停超级停车场通过物联网连接停车资源,连接车主、停车和汽车的实践,从而达到打破信息不对称、不增加物业管理成本、更安全的车辆管理、有效避免缴费矛盾等目标。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陈能军研究员在《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发言中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融合生产、生活、工作及其产业渗透的新兴产业,自然而然成为各大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了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文内涵,丰富了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内容。反之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又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过程,一定需要营造多元化与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一定需要也一定能够发展文化制造与文化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而发展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能够提升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人文内涵,也一定能够丰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产业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薛兴国教授做了《旅游类特色小镇研究》,指出旅游产业在当代具有综合效应,可服务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网络信息化和发展生态化。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旅游业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历史文化资源主导型、自然资源主导型、产业依托型、宜居宜业型与旅游接待型五种。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信息咨询中心主任沈杰在题为《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上海郊区民宿发展取向》的发言中指出,郊区民宿是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是实现新一轮城乡互动的桥梁纽带,是顺应分享经济热潮的重要载体。上海郊区民宿发展的瓶颈难点在于民宿概念内涵不清晰导致施策难度大,农村现有房屋先天不足导致审批难度大,民宿发展依托的整体环境欠佳。最后提出了规划先行,营造持续发展环境;探索试点,逐步规范形成全市层面管理办法;模式不拘,以大平台统筹特色载体运作;多方联动,构筑乡村系统性发展格局;政策驱动,充分植入乡村文化资源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朱逸宁副教授做了探寻小镇文化的发展机制与路径——以江南小镇为例》的报告,指出小镇不仅储存了历史和时代生活的印记,浓缩城市与乡土文化的记忆,成为城乡间的缓冲地带,正在建构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农业文明传统,以及城市的工业文明理性以外的第三种生态:超越大都市和现代乡村的,更符合现代人精神调剂的、舒缓的、慢节奏、诗意的城镇生态。江南市镇历史上形成的独特文化品格可为今日的中国小镇建设提供多方面的参照,主要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疏解大城市职能、缓解城市人口和资源压力的一种尝试,以及“一镇一品”的小镇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新静做了《乡村基层治理框架下的特色小镇研究》发言,指出小城镇还是区域生态、文化保护的重要载体,是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化发展的主要战场。并将现有小城镇开发模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强调经济要素的、单一功能的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第二种是特色小镇模式,强调多元功能混合,要求产业、环境、文化、服务、制度五方面突出“特色”,这是今后我国小城镇开发的方向,也是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内涵还应该进一步深化,应该与乡村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乡村基层治理主体和国家政策执行者的乡镇政府,在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取消之后,其五项治理能力均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引发了严重后果。2016年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就是着眼于提升乡村基层治理的五项能力的一项举措。 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刚志教授、姚锋博士在书面发言《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走廊”之基本构想》指出,长江经济带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文化产业的深厚基础,同时面临产业转型的紧迫任务。指出“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走廊”的基本规划在于依托长江经济带的发达交通网络,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依托长江经济带的丰富文化资源,组建强势文化产业集群;依托长江经济带的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区域经济多增长极。在“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走廊”的实施机制中,指出应制定《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凝聚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共识;凝聚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共识;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交易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城市科学研究部副主任盛蓉在书面发言《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现状与问题研究》中对长江经济带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与生态、空间拓展现状、经济与产业、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占有绝对优势,发展空间受限,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巨大,有待深度挖掘,长江中游城市群表现平平,急需对策破解。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谈佳洁在书面发言《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及其对国内的启示》中梳理了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如英国的“新城模式”和“田园城市模式”,美国的“自由市场化”模式,德国的“人文主义”模式,日本的“一村一品”模式等。并指出将规划放在首要位置,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不同层级城市与城镇的分工合作,重视一、二、三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是国际小城镇建设经验所带来的重要启示。 在自由发言环节,浙江警官学院孙斌副教授和陈柳钦院长分别就互联网科技创新、城市安全治理研究、城市科学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发言。
2016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暨《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6》发布会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教授发布《2016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报告》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栋主持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成果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金融研究所执行所长王玉荣向刘士林教授颁发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执行院长聘书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智慧城市研究部主任张立群副教授发布《2016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报告》
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柳钦教授主持论坛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研究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发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新静
|